第153章(2 / 3)

进入了盛果期,这几年虽然没有雨水,但是老门山也没有少了它们的浇水量,自然还是比不上最丰盛的时期,可果园还算是丰收,第一批熟的也能收获几万斤了,慢慢等下来陆续收的话亩产约摸能有一千三百斤左右。

收完两期果子就差不多可以开始收粮食了,这个时候老门山那个单独的水桥已经完工了,桥梁上添加的新水渠也已经好了,覃专家他们也已经撤走了。

老门山范围内该负责的排水圳在绵宾人的相助下也已经是挖好了,就连需要抹水泥的部分也已经给抹了一半了,壮劳力也能抽出来大部分来收粮食了。

除了这条排水圳周边的生产队负责自家地段的排水圳,春上开始来老门山的其他公社的劳力就忙着用滚石把排水圳的这条大路再给压紧实一些,原本还准备在路旁种些小白杨的,可这一直不下雨的天气实在不适合,也只得作罢了。

绵宾一群壮劳力帮着把老门山这一段排水圳挖完之后又去帮着挖其他大队的地段,循着老门山的惯例每个生产大队还会按帮忙天数送个百来斤粗粮食表示感谢。

于绵宾人来说他们出来百来十个左右壮劳力一天就可以额外挣个百来斤粮食,公社的的那一份粮食还照样发,这就相当于是拿的差不多双份粮食,那也是乐意的,大家皆大欢喜。

公社的周干部忙完事情回来发现了这件事情也没有多说,为着绵宾人他也算是在老门山长住了起来,这些天出去办事情跑来跑去都在这条排水圳附近。

他还没有赵专家的消息灵通,只以为水库不在今年完工就得拖到明年去,那他就还得待在老门山,所以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过去了。

老门山收获的这一批粮食并不准备单独出货,而是要等着年底腊肉出来的时候一起出货,因为不像之前那么赶时间,反正看着天气也不会下雨,压根不用担心粮食被淋坏了,大家也就不那么死命地追着收获,一点一点地忙着。

大队长这次并没有将所有的田地全部都用来种粮食,安排将先空出来的三分之一的地种红薯,紧接着空出来的三分之一的地种辣椒,剩余下一半用来种大棚蔬菜,一半用来种萝卜白菜,土豆也种了一点点,但是玉米却是没有再种了,今年种了好多次玉米了,玉米太耗了。

天气冷了一些,其他的菜还好,辣椒最是讲究温度的,蔬菜大棚还真的没有浪费直接就给用上了。

等把农场的活全部忙活完,各种菜苗等也已经冒出来了,农历的九月也到了月底了,天气比之八月份又冷了一点,按这个天气来看,差不多农历十月份过完就又得进入土地的结冻期了。

赵专家几个越发的更忙了起来,他们每天小半时间盯一下水库,大半时间盯着排水圳,为了方便还特意从县城带了单车过来,每天骑着单车一路骑过去查看排水圳。

很多生产大队给排水圳拓了宽度却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排水圳的深度,还有按照赵专家的安排每隔一段距离就得挖一个稍微宽一点深一点的圆坑用来储水,这是为了方便有必要的时候使用抽水机抽水到田地里。

有些人为了省事,也有些人是不愿意被占用耕地,压根没有去考虑赵专家他们的安排,所以就必须得赵专家他们一点一点去查看补漏洞。

“比之前还辛苦些了。”赵专家就跟叶有华苦笑,“以前也就是天天去水库周边转悠转悠,也没有谁不听安排的,现在反而事情多了。”

每一个地段都得由公社的干部陪着跟那边的队长去沟通,像老门山这么配合的真的很少很少。

有些生产队附近山脉多,住的稀疏,往往不像老门山是八个生产队集合成的一整个生产大队,都是一个地方一个生产队,地段长劳动力少,不是绵宾人能帮工真的很艰难。

还有那种两个相邻的生产队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