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2 / 4)

大学的,那村里还有读小学晚,十七八岁十九岁才上大学的呢,这样的孩子,他们也有多分了几年的钱啊。”

“提前考上大学的,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按着大学的年份儿来分钱就是了。”邓州程因为自家就大多是十四五岁高考的,所以,并不大在意这一点的,而且,他们家里,有时候,也会跟着成忠做一些个买卖的,经济这一块来说,还算是宽裕的。

叶有华也赞同这一点,他家里也是有十四五岁考大学的孩子的,“关于年龄这个事,这是不好现在来计较的,大家想一想,前几年才刚恢复高考的时候,我们村里,那是二十几岁快三十岁的大学生有呢,这怎么好算的呢?”

“但是,对于提前入学的来说,这一点就不大公平了。我们村里,打小儿,从孩子刚出生开始,就会给他们算一份的小份儿来分钱的,这个事情,不能不计较吧?”于青光近段时间接手了村里的总账,因此,也知道这一些情况的。

叶有华对于于青光会计较这一些事情,倒是没有觉得奇怪的,做会计的,会计较一分一厘钱都不奇怪的,因此,他耐心地跟于青光讲解了,“提前入学那也是看大家的天分的。而且,关于这个事情,也不能这样来说,你想一想,村里的老人家们,有只活到了五六十来岁的,也有活到了七八十岁九十来岁,快一百岁的呢。”

“是啊。”于小前也跟于青光说话了,“你难不成要因为,有一些个老人家比其他的老人家活得更久了一些的缘故,也就不肯给老人家们分钱了吗?”这可是老人家们老了之后,也能够安稳过日子的底气呢,别管我还能不能动弹,我可是能在村里分钱的!

于青光倒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想说,能不能给这个年龄做一个规定的范围呢?比如说,提前入学的不用客,但是推迟入学的,只们村里是不是得管一下,别管孩子们肯在学前班呆多久,到了六七岁的年纪了,也差不多该要入读小学一年级了吧?别跟普遍的情况相差太远才好吧?”

“这个嘛,”于小前觉得于青光说得也对呢,“有华叔,这个事情,是得说一说,那要是有一些个人家,为了能够多分钱,就将家里的孩子,给拖到十来岁才读小学,那可就是耽搁了村里的孩子们了呢。”

这一点,干部们一听,也觉得,这个需要特别注重一下的,“咱们不能让一些做家长的耽误村里的孩子们啊,这个得硬性规定一下才行呢。六七岁入读小年一年级,那到高考的时候,也就差不多是十六七岁的年纪,这个也就合适了。”

“而且,十六七岁参加高考,也是现在学制少了两年的缘故,要是按以前那样,初小四年,高小两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这就得十二年的时间了,孩子们读到那个时候,就是十八岁十九岁参加高考了呢,读个四年本科的时候,这钱,得分到二十二三岁的年纪啊!”村里有知道以前学制的老干部们也说了,“我们那会,二十二三岁的年纪,孩子都得有两三个了呢!”这还给读大学不事生产的孩子们分钱,真的是太过了一些了。

有一些老干部,想起自己年轻时候的时候,“我们那会,真的是十八岁就结婚了,这到二十二三岁也有四五年的时间呢,三年抱俩,五年抱三,完全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不然,老门山也不至于会有这么多的村民了。

“对呀,而且,现在孩子们的日子过得多好啊?从小学到高中,学费都是村里给出的呢,就连他们考上了好成绩,村里还有额外的奖励的。以前我们的那个时候,村里想要读书可不容易呢,现在村里还给孩子们建了村小了,也就是初中高中得需要去桥南的。”老干部们是真的觉得,这个年纪还分钱,已经是很过了,如果还要再多一些年头,“那他们干脆都不用自己挣生活了。”

好么,事情说到这里,这是大家都不赞同这个事情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