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男生搬着画面再次进入电梯,前往的三层是3号楼的三层。
然后,晏嘉和陈依然搬着画框去?往四层继续测量,就又回到了这栋1号楼的四层。
这一点,抬头看?看?三个贯穿的大洞就能知道。
晏嘉敛目:“所以接下来就是,我们要靠着这个规律,想一下这三栋楼房会是怎么样的排列情况……”
*
*
与此同时,屏幕那?端。
田南栀面色凝重,看?了一眼她在纸上画下的图案。
等边三角形。
第69章 个人课后题·几何(五)
猜想不如实践, 几人决定乘坐电梯去往天台。
他们由1号楼乘坐电梯到?达四楼,打开瞬间,是可以预见的灯火通明。更加证实了这?里?仅有三个空间, 可以从3号楼直接回到了1号楼。
天台上方, 放眼望去皆是一片密不透风的黑雾, 与四周的?黑色连成一体, 以致四人在一瞬都没有来到高处的实感,感觉跟走在地面无异。
直到?一阵寒凉的?夜风刮过, 他们才体会到了高处不胜寒。
黑色似乎是故意为之, 将?可以见到?的?范围都圈在了一隅, 无法?看见完整的?天台结构。
陈依然和晏嘉先摸索着找到?了天台的?一侧, 发现天台边缘是由大约一米高?的?铁丝网牢牢围起?来的?。
她用手抓着铁丝网的?孔洞, 小心试探着将?电筒光线投射到?下方。
也许是这?束光无法?刺透黑暗, 完全看不见楼底。
“如果我不知?道这?里?是天台,真的?会?一脚踩下去的?。”陈依然看着连成片的?黑暗心有余悸道。
晏嘉:“小心点吧, 继续测量。”
说着, 她蹲下身,刚准备选个地方做个记号, 就发现这?里?已经被刻了道深深的?竖线。
“这?是[我们]做的?吗?”陈依然也蹲下。
“也许吧, 拿绳子。”
陈依然递出绳子,两人各拿着绳子一端,以那道竖痕为基准, 用力绷紧拉直, 发现绳子另一端贴合的?地面又已经有了一个刻好的?痕迹。
两人对视一眼, 记录下数据后又继续往下移动。
下一位置, 又有痕迹。
陈依然向?远处照去,发现这?片地板都刻下了记号。
“我们是不是只用数记号就好了?”她问道。
晏嘉:“保险起?见, 还是我们自己量吧。”
“那你们在这?儿,我们下去测量楼房底部,分工要快一些。”黑暗中?,传来平头男的?声?音。
因为这?里?太黑,离得太远的?同?伴们看不见彼此,他们只能靠着声?音交流。
简单嘱咐了几句后,两位男生下楼,天台上只剩下继续测量的?两人。
她们沿着铁丝网一直向?前移动,记号也在不断出现……就在她们以为这?面墙会?无限延伸时,墙面终于出现了拐角。
陈依然拿着那本笔记本的?边缘对比:“不是直角。”
晏嘉:“像六十度的?角……”
说到?这?里?,她脑中?灵光乍现,一拍大腿,“我知?道这?三栋楼是怎么排布的?了,等边三角形!”
电梯在内部进行旋转上升以及旋转下降,就可以实现三栋楼的?转换。
见陈依然一副还听不懂的?表情?,晏嘉拉过光屏给他画了个俯视角的?简笔图,以123数字来区分。
“你看,我们先进入1号楼,乘坐电梯到?达二层时,电梯以顺时针方向?上升,旋转120度后就带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