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2 / 3)

我为王 我为王作者 3218 字 2个月前

征东军的确来河套还没有多久但在辽河西岸距辽河十里远的地方竟然耸立起了一座城池先锋城而是距先锋城数十里外另一座城池也已经初具雏形。

这让宇文恪最初的设想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攻城这是他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

征东军有了城池便代表着他们有了立根之本听着哨骑描绘的那先锋城的模样只怕自己全军出动损伤殆尽也不可能拿下更何况他们已经聚集了多达两万的部队。

宇文恪突然意识到整个东胡王朝先前都低估了高远的征东府要拿下河套平原的决心对岸突然建起了这样一坐城池显然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事情这明在东胡之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征东军便已经开始着手这件事情可笑现在东胡内部还依然认为控制辽西河间的征东府根本没有胆子主动进攻东胡而是会收缩防守。

但现在很显然高远将手伸进了河套而将手伸进河套的最直接的目的自然就是进攻东胡。高远不是张守约张守约老了最后不思进取只想守成高远却年纪更锐意进取而且高远对辽西和河间的掌控力度也远远超出了东胡的估计原本以为高远还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两郡之地在他完成整合之前不会贸然开战。

可现在事实重重地扇了东胡一巴掌那些该死的燕人提供的情报也是错误的什么辽西河间人心浮动全是假的。

这不是自己的问题宇文恪知道仅凭手里的五千骑兵根本就没有取得胜利的可能。他立即向和林写出了奏章要求增派援军。

当然除了向和林求援他也必须向索普表现出自己的胆色五千东胡铁骑推进到了距离辽河亦只有十里远的地方扎下营盘与先锋城隔河对峙。

辽河沿岸于是出现了一幕在燕与东胡无数年交锋史上罕见的一幕双方哨骑不是一见面就厮杀在一起因为隔着一条辽河既然打不着双方就只能隔江叫骂辱骂对方十八代祖宗外加无数的下流手势以至到了最后双方都不约而同派出的都是大嗓门的哨探以方便自己的叫骂声能清楚地传到对方的耳朵里。许原甚至还兴致勃勃地组建了一个专门的组用来研究如何骂人要针对东胡人的**要能骂得东胡人七窍生烟怒不可遏还要能每天花样翻样不能重样。相比起来东胡人骂人的本领可就差多了翻来覆去也就那几句话哪里能骂得过准备充分的对手。

这样的失败显然让东胡人极为奋怒高傲的部族将领们还不能适应上头有一个不是他们族长的将军来指挥他们每天都在宇文恪的大帐之中叫嚣要杀过辽河去让宇文恪头痛不已杀过河去?当真是笑话只怕对岸的征东军正盼着自己过河呢?

可是强压不是办法这会让他好不容易才团结起来的各族分崩离析而不理会亦会让士兵们士气低落他更担心会有将领不顾他的将令私自出兵到时候吃了大亏板子却会打在他的身上。

苦心冥想一日还真让宇文恪想出了解决办法他让后方送来了百余名燕军战俘并且让他们穿上崭新的燕军战服将他们押到江边使出各种手段凌辱这些战俘迫使这些战俘作出各种令人恶心的动作。

此招一出便轮到征东军这便忍受不住了。一个个的征东军将领义愤填膺地跑到许原哪里要求出战。

许原当然不会允许征东军现在的策略是先要巩固自己的西岸的优势而且野战许原不认为自己有优势。征东府现在要求的是占住辽河西岸并将这里变成征东府的粮仓所以着急的不应该是自己而是对岸的东胡军。

与东胡人不同的是征东军军纪森严许原一声令下虽然不少将领心中腹绯却也无人敢以违抗许原甚至将部队一支支拉到辽河边上命令他们要清楚地看到对岸燕军战俘所受的屈辱。

愤怒在凝聚仇恨在加深十数天之后宇文恪终于停止了这个把戏因为他发现对岸的将领非常冷静而他们的军纪也不是现在的东胡部队所能比拟的再这样下去倒是自己替对方积聚士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