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的,但逮不着也没事。另外,他们村如今也有消息要分田到户了,到时候,也是自己种菜去卖。
周渔就想着卖蘑菇。
她看过夏国蘑菇种植的相关资料,她记得在80年代初,高产的平菇并没有被推广,供销社里卖的都是草菇。
草菇这种蘑菇喜欢高温高湿,在南方比较好养,在北方及其受限制,一般只有夏季供应,量也很少。
用于素芬的话说:“供不应求,可跟我们养韭菜不一样,韭菜是知道产量大,生病了所以影响产量,我们压力就大。草菇大家都知道产量小,催也没用,这东西就不适合北方生长。”
她老羡慕呢:“养草菇的那个小队可轻松呢,产出少但贵啊,一斤收购价就足足四毛钱,是最贵的菜了。”
夏天都这么贵,如果是冬天呢。
于素芬可说了,他们村的韭菜夏天两毛六一斤,春节两块六一斤,春节的时候,大家已经吃了半个冬天的萝卜白菜了,谁不想在年夜饭上多个花样,蘑菇肯定受欢迎。
周渔是知道怎么冬季种蘑菇的,这不就是现成的财路吗?种蘑菇就需要菌种,草菇要求高,如果可以培育低温的平菇,那就更好了。
所以她早上就去了村旁边的林子里瞧瞧,真不太好找,还是在小河边不远处的一棵死去的榆树上,找到了一丛平菇,只是不多,也就是一两斤。
她留了种就摘了回来。
听着周图强的话,周渔根本就不理他。
笑话,他们又没住进来,她砸自家的房子,管他什么事儿,又不是把人赶出去了。
他们可是当年分过家的,这事儿谁来说他们都没理。
周远征虽然砸着也有点没底,奋发叔这房子盖得用心,砸了他都心疼,这会儿虽然没停可也动作慢了下来,瞧着周渔回来了,他连忙问:“还砸吗?”
周渔看了看。
她之所以砸墙,其实是想用这房子养蘑菇,需要通风,这算是物尽其用。所以她是有要求的,窗户开在哪里,开多大都有讲究。
周渔瞧瞧,就说:“还是差点,再多十公分。”
周远征瞧见她铁了心,狠心应了一声:“好咧!”
至于周图强,他根本没办法拦着,即便村里有人来了,他也只能喊:“你看看她,你看看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