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再见!”
他风一样跑了出来,路过周渔的时候,大抵是一个年轻姑娘在饭店后院太奇怪了,还看了她一眼,然后就跑远了。
姜桂香刚才就看见周渔,连忙走了过来:“周同志,你怎么过来了?”她也有点不好意思,“我是想着,难得的机会,把这道菜做成特色菜,也打出名气来。正好我外甥过来了,他想了这个主意。”
周渔真心地赞叹:“你们很厉害!不过是个草菇,很多人买了也只是为了多个新鲜菜,你却能想到提高饭馆名气,这个思维很棒。还有,就算是法子是您外甥提的,敢用能用好,也很厉害!”
姜桂香都四十岁的人了,早就过了一句话就兴奋的年龄,可她发现,怎么这么奇怪呢。
明明眼前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小姑娘,从年龄上,从经验上,从阅历上,都应该是自己占先,可她夸自己,怎么就这么高兴呢。
大概是因为,全饭馆都觉得新鲜是新鲜,但她有些拿着鸡毛当令箭,小题大做了。只有周渔看出了她的野心吧。
姜桂香的嘴角怎么也没压下来:“谢谢!”
周渔这才把自己在报纸上宣传的想法说了,姜桂香哪里想到,还有这种宣传办法,眼睛都亮了,讶异地看着周渔,脸上都是兴奋而欣喜的笑容。
“这是好办法,的确,这样比我们在报纸上放菜谱强多了。大家肯定会感兴趣的。可是……”她立刻为难起来了,“省报市报的记者编辑我都很熟悉,但我们饭店没几个有文化的,谁也写不了啊。”
如果找其他人写,又不那么真切了。
姜桂香这会儿可是真为难了,这么好的办法,却没办法实施,那就好比大夏天让她看着雪糕不能吃,馋死了。
可是,当她抬起了头,就瞧见了周渔笑盈盈的样子,这意思?
姜桂香是个聪明人立刻说:“周同志,您能写?”
周渔还真能,她点点头:“我可以写。”
姜桂香直接拍了手:“那太好了,我介绍省报和时报的记者编辑给你,到时候你们可以沟通。”
这可是不错的人脉,以后周渔绝对不会少打广告的,算是意外之喜,周渔也很满意,说好了明天就给她稿子后,这才离开。
等着回了村,天刚刚擦黑,周渔先去一号菇房里看了看,草菇出菇一切正常,周渔瞧了瞧,有不少伞开了六七分,明早采收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