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1 / 2)

“县令大人过誉了,不过是乡邻帮忙罢了。”

“宋娘子可知道,这八个人究竟什么人,为何要夜半入户杀人?”

“民妇不敢妄自猜测,相信县令大人一定能审问清楚。”

县令的为人熙微早就清楚。

一些无关紧要的的小事,他或许会秉公处理,但是若有可图之利,他一定不会轻易放过。

那几个人,杀了或者放了,都会有麻烦。

而且,工坊的事情,这县令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派人盯上。

如果不是熙微早有防备,如今只怕工坊早就出了事。

裴氏既然与府城刘通判搭上了关系。

那么不管他们计划吞并工坊的事,背后是不是刘通判的授意,熙微都会让这件事与刘通判扯上关系。

刘通判与徐县令,若都想要她的制糖工坊,就让他们自己先分个高低。

徐县令善于钻营,如果知道刘通判的打算,或许会直接放手。

但是他们中间还有一个裴氏在搅合。

裴氏是商贾,如果在以前,或许不会和徐县令对上。

可他们献祭了一个女儿。

熙微已经收到消息,裴三小姐之所以成为刘通判的姨娘,是因为她有了两个月的身孕。

刘通判有两个儿子,还有女儿。

但是,没有男人能拒绝多一个子嗣。

裴氏因而与刘通判的关系更近了一层,对上徐县令便也多了一份底气。

在这三方人未达成共识之前,他们不会让除他们之外的人得到熙微的工坊。

县衙中,县令问什么,熙微便答什么。

像个老实又不知变通的妇人。

徐县令觉得无趣,挥挥手,“你回去吧!”

按照律法,捉贼是有赏银的。

《魏刑统》曾经颁布奖赏令,“能告群盗劫杀人者第赏之,及十人者予钱十两”

但是,这八人都不是悬赏令上的贼寇,所以熙微一文钱都没有。

熙微离开之后,县令的亲信上前给县令奉茶。

“大人,这女子不简单呐。”

县令接过茶,饮了一口,“你且说说看?”

“小的派人打听过,这女子祖上是个猎户,有些家传功夫,听人说,她一个人曾经对付十几个大汉,且毫发无伤。这样的人,怎么会输出普通的乡野妇人?”

县令放下茶盏,“一个女人对付十几个男人?该不会是乡野之人的吹嘘之言吧?”

亲信喏喏。

他也觉得这传闻着实离谱。

“但,至少她是个会武,有些功夫,不然也不会抓住八个贼人。”

县令目露沉吟。

亲信看见县令停了进去,继续说道:“这几个人,属下已经派人查过,他们都是裴氏在外面招揽的打手,虽然不是什么正经武夫,但手上也有些功夫,不是普通的村夫能对付的。”

徐县令站了起来,看着窗外,“既会功夫,又会制糖,这个女人倒也算有些门道了。”

“大人的意思是?”

亲信猜不准县令的意思。

“裴家既然已经盯上了她,她一个女人若招架不住,必然要寻求外援,你派人盯着,看看她还有什么后手,若是有就全部切断。本官要她主动上门来求我。”

如果是普通的工坊,他自然不会看在眼里。

可那是制糖的工坊。

整个北方唯一的一家制糖工坊!

如果他能把这家工坊掌握在手中,那么,以后或许就再也不用为银钱发愁了。

熙微现在却有些发愁。

工坊太小了。

这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