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1 / 2)

这些人干活都极为麻利,六个人轮流交换,一天切了一千斤的牛皮菜根。

糖浆需要时间来静置,如此过了五天,妙书把工钱给她们结算清楚。

按照每个人每天二十五文的工钱来算,每个人可以领到一百二十五文。

这中间她们把活干的不错,妙书做主给她们每天多发了十文钱。

张小翠捧着沉甸甸的一串铜钱,心里忍不住的激动,一百三十五文,差不多够买一整匹的麻布了。

一匹麻布四十尺,能做她们一家人的衣服了。

才做了五天工,就能领到这么多工钱。

刚出了熙微家的小院,远远就看见程树根在树底下等着,忙快走几步,把手里的钱亮出来。

夫妻两个低着头,一起往家走,不时传出几声欢喜的笑声。

??第七十章 江宁县的糖坊

后院,放了几十个竹编的匣子,里面铺着油纸,蓉娘和凌峰把石蜜放到里面去。

如今已经是秋天,天气转凉,这是石蜜这样放着也不会出问题。

熙微让他们准备了石蜜和赤砂糖各二十斤,明天一早送到江宁县去。

如今手上有了样品,是时候和那些塘坊谈一谈交易了。

熙微有八成的把握这件事能成,如果没成,她就自己开一间铺子。

只要有钱有人,总能把事情做成。

第二天一大早,熙微就和妙书坐上了王铁牛的牛车。

英儿趴在马车边上,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期待地望着熙微。

熙微一笑,提着她的后衣襟将她提到牛车上。

煜儿看见了,立马伸出双手,也要上去。

旁边,什么都不懂的玥儿咿咿呀呀,也跟着伸出双手。

熙微扶额,让王铁牛赶紧驾车走。

妙书在一旁劝道:“孩子们都还小,等长大一些就好了。”

有时候,妙书忍不住想,世人常要求女子对丈夫贤德,对子女慈爱。

当家的对家里的孩子虽然和善,但也算不上慈爱。

尤其对英儿,打磨筋骨的时候,那模样不像个娘亲,更像个师父。

妙书以前看过话本子,常钦佩里面的奇女子,不受世俗羁绊,行事洒脱。

当家这样的人,应当就是话本中的那些女子吧。

妙书坐在牛车后,偷偷把目光落在熙微的背影上。

一会儿回忆过去,一会儿思考将来,眉头时而放松,时而紧蹙。

“妙书姐姐,你怎么了?”

“我在想一会儿到了地方我们该怎么说?”

熙微道:“这不急,到了之后我们先多走访几家。”

到了江宁县,熙微让王铁牛直接回去,然后带着妙书和英儿在街上慢慢走。

妙书注意到这不是去往糖坊的路,“当家的,我们这是要去哪儿?”

“我们绕一段路。”

熙微没有多做解释,带着妙书和英儿走了三条街,中间在一家酒楼,一间食肆买了一些吃食,等到午时的时候,去了一家门面干净,但生意萧条的糖坊。

“几位娘子想要点什么?”

铺子里只有打扮干练的女子,一身妇人打扮,见到熙微三个进来,脸上带着笑。

熙微打眼扫了一圈,铺子里只有几种饴糖做的糕点,“可有石蜜和赤砂糖?”

女子脸上露出难色,“娘子有所不知,如今整个江宁县怕是也难买到这两样了。”

“这是为何?”

女子叹息一声,“娘子说的这两样都产自南方,可惜今年江南水患严重,糖的产量大减,再加上前些日子,县太爷下了命令,要严格盘查南边来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