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亲娘,闹着要跟来,只剩小义一人守家睡孤床。
女子的嫁妆是门面,也是底气,一丝一毫皆要重视。大到金银珠宝,小到手帕鞋袜,都要面面俱到。
周勤为此亲自去盘账,将几方产业的钱财合理支取,只留下足够周转的资金。
黄耀阳得了信,虽叹两家没能亲上家亲,但也派阿文亲自带了海边的生意分红来,几箱名贵的干货和珍珠便作添妆。
这番收拢下来,办一个体面的嫁妆绰绰有余。
周勤和徐丹当然不是那偏心窝的父母,仔细理清后记下数额,保证以后每个孩子的嫁娶都同样待遇,别寒了孩子的心,伤了兄弟姐妹之间的和气。
蜜蜜既然是要嫁去京城,那这边的田产铺面做陪嫁是不大恰当。
小义主动揽过此事,没两日便收拾东西往京城寻摸去了,不然天天冷锅冷灶的也难受得紧。
这日,游历山水中的陆老先生收到家人来信,本以为又是儿孙催他返家养老的劝告书,哪知却另有诉求。
陆老先生抚须乐道:“至诚,收拾东西,我得去个老地方。”
贴身随从应道:“是,老太爷。”
陆老先生的车马还没行到高山学堂,便听见阵阵读书声。
“小哥,你哪来的?找谁?”田边除草的老汉见是陌生车马,忙停了手中的活计高喊询问。
宁愿多问两句,也不能粗心大意放混杂的人进村。这么多孩子呢,若丢了找谁哭去。
随从至诚应道:“京城来的,找周家。”
那老汉猛的瞧了好一阵,还是陆老先生掀开轿帘露了脸,老汉才在短暂顿住后爆发了热烈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