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1 / 2)

妙仪跟在赵衍身后,走在花木繁茂的小径上。

汤泉宫修在崇山峻岭之间,天上两三颗星子,远处四五盏宫灯,一段短短前路也照不清。

前面的人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妙仪差一点儿要撞上去,只好又往后推了两步。赵衍向着她身后的虚空道:“什么人。”

妙仪转头去,果真听见他们停下来之后,还有衣摆撩拨花草的声音,那个跟着他们的人,也没有要掩饰的意思,脚下不停,一会儿就到了他们的面前:“二叔。”

赵衍睨他一眼:“何事?”

赵岐看向妙仪,目光殷切:“我有话要问你。”

妙仪见赵衍不置可否,试探道:“王爷,我回完三殿下的话就回去。”

赵衍沉声:“不必了,让鹤望先送你回去。”

他话音刚落,鹤望一身夜色,在黑暗中现身,阴沉着脸,看向妙仪的眼神锐如寒冰。

赵衍看在眼中,吩咐道:“好生送回去,不许有半点差错。” 说罢,等她那道青白人影渐远了,才问赵岐:“要问她什么话?我可以帮你转达。”

赵岐双手捏成了拳,看着赵衍:“二叔,你为何要这样逼我。”

赵衍背过双手,往前踱了一步:“岐儿,我看着你现在的样子,便想到当年的自已,只恨不能重活一次……”

赵岐手上的劲儿松了一半:“二叔这是何意?”

只听赵衍深吸一口气又道:“你祖父……是被我这个不孝子……活活气死的,他为了保住了我的性命,交出半数兵权,却看着随他出身入死的将土们,被那个庸才周相爷做了马前卒,尽数埋骨边关……”

赵岐瞪大了眼,二叔所说之事,他闻所未闻,不过确是记得十二岁那年,二叔夜奔,祖父病重,他父母又尚在边关,于是被送到族中远亲家寄养,连后来祖父的丧仪,都以路途遥远为由,不准他亲往,如今听来,似乎另有隐情。思忖间,又听赵衍道:

“皆只因我真心错付给一个子虚乌有的人,仗着家中世代簪缨,不知天高地厚,打算毁了一桩御赐的婚事,把赵氏一族的把柄送到被人手上……”

这么多年过去,大仇得报,尘埃落定,他终于能将往事平静道来,心中悲怆居然化作快意,嘴角勾起一段弧度,尽是冷漠的自嘲。

爱欲令人费解,不过是最初的心动。他的年少真心,只错付给一曲琴音,一双难以忘怀的妙目和一个不知真假的名字,连她脸上那层薄纱,都未曾舍得揭下。

“所以不能让你像我一样,意气风发的少年不做,偏要当个痴儿!” 在漫漫岁月里,焚心断肠。

44.蝶迷香径·好菜

赵岐似是懂了,又似未懂,拳头放开去,又握起来,看着赵衍的背影,如夜色般茫然一片。

二叔只比自已大五岁而已,行事沉稳,心思缜密,被父皇委以重任,在朝中的声望也水涨船高。人都道他,嘴上无毛,心里有刀,是个天生的狠角色。殊不知,天生二字,最是自欺欺人。

年少柔情,成了至亲的催命符。无坚不摧的利刃,哪能没有一番挫骨扬灰的锻造?

赵岐讷讷道:“二叔,当年的事,我知道得不甚清楚,你如今放下了,就好……” 今日所闻太过骇人,想不出安慰的话,也并未完全明白:“只是这和降真又有什么关系?”

赵衍轻叹,一叶障目,便是最好的形容。

“怎么无关,她早就言明,不愿嫁你。这便是你一厢情愿,她一念之差还要害你性命。你现在是赵家三代单传,又怎能痴迷儿女之情,日日涉险。”

他眸色渐深渐冷:“我还是那句话,女人的一颗心不在你身上,就断不能留在身边。”

赵岐听他这样说,似又回到那日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