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3)

子殿下有个得力的亲姐夫。”

她见妙仪不说话,没有半分待嫁女儿的喜气,又宽慰道:“这西平郡公正值壮年没了夫人,长得英武周正,还没有子嗣,听说府里原有的几个通房侍妾也大多遣散了,想必是个知情识趣的。公主这般尊贵,又随了娘娘,生的仙女一般,定能琴瑟和鸣,举案齐眉。”

妙仪听到她提起西平郡公,凄楚的神色一闪而过,她一个碧玉年华的公主要去给一个四十岁的武夫做填房。

人人还都告诉她,可真是段好姻缘哪。

妙仪悠悠道:“嬷嬷,我娘那样性子的人,说不出这样的话的。她从来都愿我有个情投意合的夫君,不然当年也不会求陛下为我退了定安侯家的婚事。”

李嬷嬷被她戳破,脸上讪讪,只好打开一个乌檀木的细长匣子,里面是支羊脂玉簪,用细细的金线镏了祥云的纹样,道,“这是娘娘给殿下的……殿下别怪奴婢多嘴,前几年若不是你央着娘娘同赵将军退了婚,哪里会到如今这般局面。今后万事都放宽心,就会有好福气了。”

妙仪黑压压的睫毛下泛着水光,虽没有泪珠子滚滚落下来,眉头依旧不依不饶地蹙着,无力道:“有个人遇到饿狼,割了肉喂给它,嬷嬷,你说那狼是吃了肉就走,还是吃了肉再吃割肉的人?”

李嬷嬷哑口无言,半晌又听妙仪道:“我就是父皇割的肉,还妄想什么福气?”

“殿下还嫌陛下不够恼么!你再这样,娘娘和三皇子殿下都要受连累啦。” 说罢,李嬷嬷给她掖了掖被角,叹一口气道:“再睡一会儿吧。”

卯时一到,一众宫人捧着翟衣凤冠,鱼贯而入,不过三刻,便穿戴齐备。

等提举官奏引时,早先的药力已过了,李嬷嬷见妙仪精力不济,便命降真,苏合二人左右扶着。

许是圣上体谅幺女还在病中,吉礼比照华阳长公主的精简不少。大礼一成,寿安公主便登上了翠羽翟车沿着御街出城。

大雨连绵,礼乐虽响,街上依旧冷冷清清,无人观礼。

人们在家中把窗子打开,看老天爷为这位寿安公主掬一把泪。如花似玉的天家女儿又怎么样,只要爷娘一狠心,还不是像货物一样拉出去换些个强兵健马来驱使。

2.倚风行急·惊马

车队往西行了半日,天色向晚,同乘宫人撩开车帘,只见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原来出了大梁城,雨便停了。

妙仪昏昏沉沉睡了一整天,车马一停,便听见车外传来铠甲铿锵之声。

“末将哥舒旻参见寿安公主,公主金安。今日出城时未及拜见公主,请公主赎罪。”

年轻武将为首,跪在车前,是陛下钦点的赐婚使哥舒旻,后面跟着的副将,虽然身量与成年男子无二,却长了张稚脸。

那副将好奇,抬头向车内望去,刚巧他锃亮的兜鍪,将一缕霞光折照进车内,宫人忙放下帘子。

哥舒旻回头喝了一声:“赵岐。”

赵岐还没看清公主的模样,就被人呵斥,只好故作镇定道:“末将赵岐,无意冒犯,公主赎罪。”

他等了半晌,心中忐忑起来,才听见车里有个悦耳的女声悠悠道:“哥舒将军,前面可是雍州了?”

“正是,刚刚已有雍州驿丞来迎驾,请公主殿下示下。”

“哥舒将军和赵副将点五十军土随我进城,其余军土驻在北城门。”

赵岐正懊悔,听到让他随驾,知道公主并没有恼他,一时间又心情大好,驭马便越发轻快,半个时辰后就已经到了雍州城下。

城门下立着知州,通判,各级主簿,知事,都远远望着公主的仪仗,卤簿鼓吹,亲卫侍从,浩浩荡荡。为首的官员们,见中间那台四架翟车,华丽非常,迎上去带着众人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