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保留原有部分景致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建。
过去的太平阁,飞阁流丹,绣闼雕甍,如置仙境,一席百两,非权贵不得入。
现在的和光楼,分为东西两处,一侧保留着原有的定价,哪怕是贩夫走卒,亦是座上客。
另一侧则专做贵宾生意,在那里人人都以能订到秦夏亲手掌勺的席面为荣,可惜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
等到了永康六年,虞九阙突然呈上一封折子,称病辞官的时候,秦夏更是带着夫郎和孩子直接四海周游去了,把和光楼留给了高阳和若干学徒。
这也是秦夏长久以来都想做的事,那就是和家人一起,和他上一世一样,在各地走走转转,吃吃喝喝。
他来大雍至今多年,这想法冒出来不知多少次,都因为种种因由没能实现。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孩子长大,虞九阙激流勇退,从朝堂暂时离开,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都齐全。
再过几年,秦曦就要开始正式接走家里的一部分生意,总有一日,还会定亲出阁,到那时一家人要想再凑这么全,怕是更难。
言而总之,现在不成行,更待何时。
出发之前,秦夏搬出家中某个和店门口相仿的木板,在上面钉了一张简略的大雍舆图,勾勾画画,做了不少标记。
毕竟天下之大,想要靠车马走遍,怕是需要三年五载。
犹豫再三,一家人遂决定,此番先南下,在江南烟雨中酥一酥筋骨。
后去一趟东海之滨,找个海边的镇子住上些时日。
对于北地人而言,南地象征着温暖湿润、富庶安逸,绝对是出游的首选之地。
另外一个原因是,秦曦长到现在,快十五岁了,还从未看见过大海。
虞九阙倒是见过,但那是过去随圣驾出巡的时候,并非悠闲自在的玩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