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民间的名声是贤王,在朝堂官员眼里是孤傲,尽管那些人没有要投靠他的意思,可投靠颖王中山王无望的人,还是想找他的。

可他有着自己的骄傲,投别人不成再来投他,这样的官员,他也不要,况且他的王府里有王傅,长史,虽然势薄,却不是无人可用。

迟晚这个看过小说的人自然知道,宝安王前期有多难,直到跟虞九舟合作,才逐渐组成了自己的势力,登基后,没有虞九舟,他的政令都出不了京都。

可以说是虞九舟以一己之力,助他登上皇位,又帮他稳定天下,结果他坐稳皇位的第一件事就是违背当初的诺言,不尊圣元帝为父,反倒是把自己的父王立为了皇帝。

当初这些事情虞九舟并没有提,是他为了求合作,自己提出来的尊圣元帝为父,翅膀硬了,就完全不顾当初诺言。

谢玄风多怼怼,她爱看。

被大臣当众提出,皇帝冷胜道:“让贵妃回去,禁足一月,不准出宫。”

“陛下圣明。”

谢玄风这才退回位置。

此刻的中山王清了下嗓子再次祝贺,只是没有了刚刚的热烈,反倒是冷场了。

嫡长公主还没有开口,他偏抢第一个祝福,真是显着他了。

中山王说完,颖王跟宝安王都不起身,他们都在等着虞九舟先祝福,更显中山王的不懂事。

圣元帝同样反应了过来,哪怕他不觉得虞九舟能继承皇位,哪怕在他心里皇室颜面比她重要,可她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亲封的秦国长公主,太子之下第一的封号。

中山王这是什么意思,不把他的女儿放在眼里?现在都这样了,以后还能尊他为父吗?能好好对待他的女儿吗?

圣元帝淡淡地看着他,随后高声道:“今日除夕,朕与诸位臣工共饮。”

众臣高呼,“敬陛下,陛下安康,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迟晚第一次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在场众人对自己君主的忠烈,或许有人是装的,在这一刻,没有人敢不装。

圣元帝扫视诸位大臣,目光落在三王的脸上,迟晚的脸上,最后与虞九舟对视。

他一直觉得,若虞九舟是乾元,必然是一代圣君,日后也有颜面去见祖宗,可惜她不是乾元。

不过,近日他身体不适,三王的动作越来越多了,他还没死呢,这皇位,他想给谁坐就给谁坐,谁要抢,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可是三王都大了,他老了,无法阻挡朝堂官员站队,若是自己躺在病榻上不起,哪怕有救治的机会,三王也必定不会救他,只想让他早死,他们早继位。

当初他想,召集三个王上进入京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事情发展正如他所想,三王争斗,朝堂诸臣站队,也算间接稳定了他的皇权,自己只要把控好方向就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是越来越吃力了,急需一人帮他掌舵,原本他觉得内阁首辅高正可以,而这人也是个滑头,主打一个谁都不得罪,不得罪皇帝,也不敢得罪未来储君。

为了自己有一个好的晚年,与按他设想的身后事,就必须再扶持一个人,最好的人选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虞九舟。

秦国长公主有权干政,经过刚刚,圣元帝更加迫切地想把虞九舟培养成辅国长公主,监国长公主,等新帝上位便是摄政长公主。

他初继位时,与内阁斗,与满朝士大夫斗,与后宫皇太后斗,最终获得了皇帝的权力,他奋斗了一生的帝国,怎么允许被一个非自己亲生的乾元拿去,至少不能轻松地拿去。

圣元帝相信,自己的亲生女儿做摄政长公主,至少他会有一个风光的后事,他依然是大周的皇帝,大周皇帝的老祖宗。

他最不能允许的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