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殿下不会强留。”

孙玉琢心里一个咯噔,看吧,殿下跟驸马果然是这么想的。

“驸马,臣谨遵殿下令。”她为难地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迟晚歪头,“殿下?殿下只想要一个有作为的大理寺卿,孙大人近日尽忠尽职,殿下还是很满意的,所以只要孙大人的辞呈递上去,殿下也不会强人所难。”

可是她已经很为难了,孙玉琢心里无语得很,她是明白了,自己近日的努力,殿下是看在眼里,可是后续的事情她还要再拖,且不想承担责任,那就尽快走人算了。

可她不能走,人走茶凉的道理她是知道的,她前脚退休,后脚孙家就完了。

现如今她只有跟驸马一起把案子查清楚。

不对,她也可以选择宝安王,她身居大理寺卿,想必宝安王也是会保她的。

所以她还是得站队,果然,身为大周高官,是不可能绕过站队这件事的,她能在三王面前挣扎这么多年,没有站队,实属不容易。

现在只剩下了宝安王一个,她居然不得不站队了。

至于两人选谁,孙玉琢知道,就算她选了宝安王,长公主殿下也不会对她做什么的,可是她如果不选宝安王,孙家一定会被针对。

当然了,她选了长公主殿下,殿下也会护她周全。

这样看来,选宝安王似乎更好,但是她不想。

为君者如此,不过是下一个圣元帝。

其实孙玉琢也不是想退休,只是三王她一个都看不上,与其选他们其中一个人效忠,不如就此退休。

可读了多年的圣贤书,为的不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嘛,她壮志未酬,当真甘心退休?犹犹豫豫这么久,反而把自己给架在了这。

孙玉琢犹豫的心一下子坚定下来,“既长公主需要做事的人,那老婆子就留下来做事,不求有功,但求能完成心中抱负。”

迟晚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怪不得虞九舟说,孙玉琢这个人心里是有国家百姓的,只不过圣元帝伤了她的心,让她觉得君王无道,不过如此。

便是内心失望,可她依然对皇帝有指望,想着有一日皇帝迷途知返,能做一个好皇帝。

所以她要着无过就好,无过就能坚持到皇帝变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越发的知道,指望皇帝是不可能的了,而有可能成为储君的三王,甚至连圣元帝都不如,她对大周已经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