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一个平常的日子,在这些年匈奴对张骞监管逐渐松弛的情况下,张骞带着自己的随从堂邑父逃了。】

【两人穿着匈奴人的胡服,穿越匈奴人的关卡一路奔逃。】

【终于,逃出了匈奴部落的营地范围。】

【然而,在仅有两人的情况下,张骞和堂邑父却并未选择回到长安,回到他魂牵梦萦的故乡,而是选择继续西行,完成汉武帝交给他的使命他一直牢记着,从未忘记过,西行,是他的必然要踏上的征途。】

“好!”

好样的!

“他竟是要继续西行!”

刘彻不禁又一连说了三声好,眼底抑制不住震动,心下也是感慨异常。

尽管听天幕所言早有预感,可真切听到这里,还是不由得心生触动。

其下大臣也是唏嘘有之,赞叹有之。

【先前我们说,月氏部落被迫向西迁徙,更准确一些,向西迁徙的是月氏部落的一大部分人,这部分人被称为大月氏,因为在匈奴的数次打压下,月氏部落分裂成了两支,还有一小支选择留在了敦煌南山地区,与羌人杂处,这一小支被称作小月氏。】

【其实张骞和堂邑父出逃,带着汉武帝的使命去寻找月氏部落,去敦煌地区找小月氏,也未尝不可,毕竟同是“月氏”。】

【可张骞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却毅然决然折向了大月氏所迁徙的方向。】

【让我们来看看,这又是一次长途跋涉。】

话音间,天幕又放出了相关地形图。

这下历朝众人早有所准备,终于不至于再慌手乱脚。

画画画,赶紧画。

疯狂作画jpg。

【大月氏被迫从伊犁河流域继续向西迁徙,从而进入了咸海附近的妫水地区,他们在这里征服了大夏,在新的土地上另建家园,而张骞带着堂邑父,经车师后,却并没有向西北伊犁河流域进发,而是折向西南,进入了焉耆。】

【之后再溯塔里木河西行,经过过库车,疏勒等地,翻越葱岭,直达大宛,也就是现今的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

【这里有塔克拉玛干,世界上第二大沙漠。】

天幕之上,放出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俯瞰图。

世界第二,难以想象的范围。

那一大片黄色的区域,仿佛象征了毫无生命的迹象。

大自然的奇迹,就这样昭然呈现在众人面前。

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热浪滔天,沿途不仅是人烟稀少的问题,还有冰雪皑皑,寒风刺骨,水源和食物都是稀缺的,食物还好说,堂邑父擅射,可射杀飞禽走兽聊以充饥,但水源却是一大问题,加上匆匆出逃,其他物资也准备不足。】

【可以说,张骞这一次向西而行,比之先前还要困难重重,满是艰难万险。】

【我们想象不到,两千多年前的张骞和其随从,究竟是如何靠着强大信念坚持下来的?】

【而当张骞到达大宛,又通过大宛找到大月氏后,那时的大月氏人,已然因为新的国土而改变了态度】

【大月氏此时的国土十分肥沃,物产也很丰富,并且还远离匈奴和乌孙部的侵扰,他们也是经历过长期的艰难跋涉,才到达此处,并已经逐渐由游牧生活过渡到安居下来发展农业的状态,也因此,大月氏已经无意东还,更别提向匈奴人报仇雪恨了。】

刘彻张了张嘴:

????

“怎会如此?”

好不容易才找到大月氏,竟是这样的结果吗?

【自匈奴部落出逃,横穿大漠,再到翻越帕米尔高原,张骞才终于来到大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