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就囤进去。”

柳夫人和楚少棠在京城住了一年半载,收了不少请帖,都是想请她去给千金小姐上课的,说人家仰慕她的才学,想拜她做先生,一起吟诗作赋、题花咏月。束脩开得高,江蓠却不太想过去,她并不愿意侍奉某一家的小姐,而是想自己办书院,有了国子监认定的声誉,不愁没生源。

年初她拿着状元的赏金在城南盘了块好地,正在盖四进院子,打算花大工夫整治,桌椅斋室都按国子监的规制来,务必要成为盛京城里风景最好、陈设最齐全的私塾。等到年底,院子就能建好了,她要把钦赐的状元玉牌供在里面,再买上许多书,专门招收女学生不拘家境,只要想读书的都能来,富人多收些束脩,穷人就少收些。薛白露已经跟爹娘哥哥说好了,等她从国子监念完书,就来女塾当典簿,管学生衣食住行。

虽说女子读书出路少,可一旦读书的女子多起来呢?她听说年初外省也有小女孩儿钻律令的空子,向礼部请求参加童试。过上几年,朝廷会不会开女科,往宫中选女官、给公主郡主选先生,也未可知。

提到女塾,楚青崖道:“杜蘅才同我说,进士牌坊雕花都完工了,就是等刻字。刻好了你是想放在永州,还是立在书院门口?”

雕花的石匠是薛白露找来的侯府老人,慢工出细活,做了一年多。

江蓠啃着鸡爪子,含糊道:“我能不能都要啊……永州别院外头立‘状元第’,书院外头低调点,立‘进士第’。昨儿娘还说,她也想要一座牌坊,放在璧山的楚家老宅,冬至的时候给你祖宗烧香,说你们六房一门两进士,就别计较不生孩子了。”

楚青崖无奈:“你中的状元,自然按你的意思来。但要立三座,价钱就翻了两番,你不是还要存钱接济穷学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