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完)

祝所有高考的小朋友得偿所愿!

祝所有考公考编的小天使顺利上岸!

祝所有考证的同学成功拿证!

祝所有妈妈母亲节快乐!

状元狐的运气已经送到大家心灵的窗户里啦?(?????????)?明天还有一章尾声+后记

如果喜欢这篇文,可以通过wb置顶评论里的达赏马投喂,鞠躬感谢(?????????)

打油诗后两句引用:

《晋书·郤诜传》:“臣举贤良封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牡丹亭·鹧鸪天》:必须砍得蟾宫桂,始信人间玉斧长。第一章女主哼的小曲。

第104章 | 0104 尾声·园中葵

西风送爽,梧叶凋零,又是一年清秋时节。

九月的京城金装玉裹,满城都弥漫着桂花馥郁的甜香,尚书府内新栽的丹桂也开了一院,窗子只露了条缝,那幽幽的香气就顺着清风灌满了整座屋子,钻进碧罗帐。

天刚蒙蒙亮。

锦被笼着两只交颈鸳鸯,一只睡眼惺忪,一只闭目养神,躺到卯时,侍女端着水盆进门,照例向暖阁里喊了三声。

雄的那只拍拍右边:“醒醒,起来上课。”

雌的那只踢踢左边:“起来上值。”

又躺了一会儿,两人相对无言,一个不想上课,一个不想上值,在侍女第二次进屋喊的时候终于磨磨蹭蹭地爬了起来。

……昨夜闹得太厉害了。

江蓠穿着衣裳,痛心疾首:“你现在越来越懈怠了,我听杜蘅说,早上你最后一个来衙门,晚上第一个走,宫里上个月只去了五趟。”

楚青崖梳着头发,漫不经心:“那不是没大案子吗,去年忙活的能抵两年了,我就盼着这么熬到陛下亲政。我听薛阁老说,你给典簿送了方宝砚,让他把你的课都排到午后去。”

“小阁老知己知彼。”

“江才子老谋深算。”

夫妻俩洗漱更衣完,就去外间用早饭,楚青崖品着茶不紧不慢,江蓠则狼吞虎咽。家里离刑部很近,但离国子监远,她如今当了先生,一个斋里谁都能迟到,只有她不能。

去年四月殿试后,开阳门外贴了金榜,科举创制以来第一位女状元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

因她是个女子,还有在桂堂做枪替的案底,不可能封官,于是就想着当个教书匠赚钱,先弄一个好看的身份。但国子监和盛京府学的先生需要上下三代品行端正,本人生平没有任何污点,她先找了府学的训导,人家跑去一查,嫌她死了十年的父亲吃喝嫖赌、祖父江翰林教子无方、母亲是教坊司乐伎从良,于是这事儿就黄了。之后她请薛湛向国子监祭酒引荐,祭酒觉得她才华出众,但从分斋考试时睡觉这一点来看,态度不够端肃,当不了大燕最高学府的助教。

江蓠有些沮丧,转念一想,像薛湛这样在国子监里做老师的人,虽然不在朝中,但都是有官职品级的,拿的是朝廷俸禄,那如果她不要这个官封的名号呢?

除了户部的拨款,国子监每年都会对荫生、通过各种关系塞进来的华族监生收取高昂的束脩,用来修缮斋室、买粮买布、养活后厨药房一干人等。想到这点,江蓠和祭酒长谈一番,厚着脸皮把自己温习考试的方法夸得天上有地下无,说自己可以在每年科举考试前给学生开堂讲课,和监内的杂役一样收很少的银子,反正她不缺这个,只想在国子监里待下去。

二月的院试,三月的会试,八月的乡试,以及每年时不时举办的岁考、科考,她都能教。别的先生教的是四书五经、为人处世,她专教怎么应试、怎么拆题、怎么写考官爱看的八股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