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医女方才已经号过脉了,没有大碍。”
太后手伸到一半,闻言停顿了下,便收了回去,嫣然一笑:
“本宫和肃王夫妇认识,不令进京一年多了都没去本宫哪里坐坐,本宫也没请你过去,倒是失了当长辈的本分。”
许不令笑容明朗:“是晚辈礼数不周,入京后光顾着四处游玩,没有进宫探望太后,太后莫要多心才是。”
许不令和太后互不牵扯,连亲戚关系都只是名义上的,能说的也只有这些没营养的场面话。
太后点头轻笑,随口聊了两句家常,便把目光看向了旁边的长剑:
“方才竹林中多亏你护着萧庭。萧相就两个儿子,若是出了岔子,我这当姑姑的都担待不起,实在得感谢一番……嗯……后天不令若是无事,到宫里来坐坐,顺便和你聊些小事儿。”
经过陆夫人的提醒,许不令自然知道什么事儿,当下点了点头:
“谨遵太后懿旨。”
太后听见这句‘谨遵太后懿旨’,先是愣了下,继而掩嘴发出一串“咯咯咯……”的笑声,眉眼弯弯、步摇轻颤,明明端庄大气,却莫名带上了几分明艳之感。
陆夫人就站在跟前,轻轻偏过头去,眼神有点不满。
太后或许也觉得不合适,停下了笑声,打趣了一句:“你这娃儿,说话正经的很,一点都不像个少年郎。我当长辈的叫你去吃个饭,你当成接旨的话,便没意思了,”
许不令还不是为了让陆夫人舒服点,此时只得闷头闷脑的点头,不接话。
太后坐了片刻,又和陆夫人聊了几句嘘寒问暖的话,才起身离开了车厢,让仪仗队伍回城。
马车摇摇晃晃。
陆夫人重新在许不令身边坐下,琢磨片刻,撇了许不令一眼:“后天进了宫,就这副模样,可不要和太后聊的太交心,更不许作诗。太后知道你文武双全,其他人自然也就知道了……”
许不令轻笑道:“我就是个莽夫,懂个什么诗词。”
陆夫人满意点头,又把许不令的手握住揉来揉去,目光望着车窗外,也不知在寻思个什么……
第五十三章 当代真君子
暮色时分,出城游玩的队伍陆续返回,横贯长安的朱雀大街小雪纷飞,御林军站立在两侧,百姓目送太后的御辇缓步走向宫城。
长安城千街百坊,人口过百万,市井百姓并不知晓曲江池有贼人作乱的消息,但江湖悍勇跑到缉侦司门口骂街的事儿倒是被不少好事之徒津津乐道。
毕竟缉侦司被江湖人称之为‘阎王殿’,无数江湖豪侠的故事都以缉侦司出场而收尾,用现代口吻来说就是东方不败似的狠角色。
现在竟然有人跑到阎王殿门口干阎王他娘,这份胆识让人不得不佩服,连不少官吏茶余饭后都在说这事儿。
不过在众人看来,这就是个胆大包天的江湖悍勇跑过来出名,即没搞破坏也没伤人,就骂了句娘也不算大事。张翔回衙门询问了经过后,只是吩咐狼卫把人揪出来即可,为这种事儿气急败坏实在跌份儿,当务之急还是去追查那个神出鬼没的刺客。
张翔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但这件小事儿却没有结束,因为有人从中察觉了蛛丝马迹,却没有如实禀报上官……
暮色时分,一匹快马踏过长街,在国子监附近的停下。
缉侦司副使刘云林身着便装下马,手上提着礼盒,如同上门道喜一般进入了一栋民宅,片刻后,民宅后方的小巷出现了个挑着扁担的货郎,竹篓里放着产自竹溪的上等白宣。
货郎挑着扁担进入国子监的后门,熟门熟路的穿廊过栋,来到了国子监深处的一栋庭院外,和门口驻守的护卫对视了一眼,便进入了清雅的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