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叹了口气,把夏老太手里的碗递给宁媛:“小媛,你阿婆的意思是,这个碗给你,看你有没有门路帮忙换点钱?”
再让他家老太太扯下去,都扯不到重点。
宁媛愣住了:“什么?让我卖古董?”
几个月之前都不敢住到村里的土地庙,现在让她卖古董?
荣昭南的那些猎物里也就有猪心猪胆什么的,也没给这两个老人家吃熊心豹子胆啊?
唐老再次把刚才那份《人日》报纸,递给了宁媛:“这是我收粪的时候,看到生产队办公室掉的一份日报。”
宁媛一看,是一份一周前的《人日》,上头硕大的标题十三次会议胜利召开。
她心里一震,对了!现在已经十二月底了!
而这次会议是1978年12月下旬召开,从此春风吹遍了大地,唤醒了神州勃勃生机!
自己一直劳作、卖野味、学习,忙得后脚跟打后脑勺,竟然忘了这件大事已经发生了!
她看向唐老,眼神复杂:“爷爷,你和阿婆是看到了这个消息,所以才想要我卖这东西?”
从此,再也不会有什么“割资本主义尾巴”“破四旧”的说法,私营经济从此放开了!
看着唐老那么认真,这个脏兮兮的碗也许是真古董?
唐老点点头:“我一个字一个地揣摩了这篇通讯这些天,包括报纸里面所有的新闻都看了许多遍。”
他顿了顿,神色严肃:“这是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这变革如果能坚持下去,也许整个华夏都会迅速繁荣起来!”
宁媛愣愣地看着唐老,看着他清透镜片上反射的光,睿智又明亮。
她忽然心中感慨,这就是这年代复大教授的水平知识与胸怀见地
仅仅凭借一张《人日报纸》,唐老就能看见大变革与未来的繁华。
这是她即使重生而来,也达不到的层次啊。
也难怪唐老和夏阿婆即使这样的背景,这么艰难,却还挺过去了,挺到了春风吹向大地的时候。
她轻声道:“这变革会惠及所有人,我相信我们国家一定会昌盛繁华。”
唐老看着宁媛笃定的样子,只觉得自己收的学生很有眼光,欣慰地笑了。
他的学生,绝对不比荣昭南那小子差!
“政策放开了,所以现在都有人来收这些东西了,就说明咱们自己拿去卖也是可以的!”夏老太太插嘴。
宁媛一愣:“什么,就有人来收东西了?”
夏老太太鸡啄米似的点头:“没错,我瞧着老六婆在隔壁村的亲戚来她家偷偷收了好些东西,我躲在猪圈墙根下都听到了呢!”
宁媛也点头:“……顺便把人家喂猪的碗也偷回来了。”
这年头,乡下人家里是有些破四旧时遗漏的好东西,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乡下到处都是收古董的古董贩子。
只是没想到这才开放的风声放出去,已经有古董贩子偷偷摸摸游荡下乡收货了。
不过想想也不奇怪,大运动结束之后,政策越来越松动,到一九七八年不过是正式宣布开放。
老太太眼珠子一鼓:“怎么说话的呢,老六婆的东西,也都是当初我家被抄的时候,她男人从我祖宅里抢的!”
她拿回来一个碗怎么了?
宁媛:“……好吧。”
真要论起来,这一条村其实都是夏老太太家的,她也不好说过去的恩怨,都是历史遗留问题。
宁媛想了想:“县城里有个旧货市场,有可能会收这些东西,我去看看。”
她上辈子在单位里老老实实当个普通职工呆到了老,也是这辈子开始做小买卖,才发现自己还挺有天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