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的手掌微微一紧,咀嚼的动作也迟缓下来,“外婆说什么呢。”
“又到冬天了,”她望向窗外的萧瑟落叶,眼角的褶皱里晕开淡淡的粉红,“该去看你妈了。”
其实……
后来季杭再回想,印着会议流程的海报在报告厅门前贴了有好多天,小远提醒过他,夏冬这样的直肠子又不怎么瞒得周全,就连师兄的那通电话,也处处都是线索。可是,哪怕向来大大咧咧的乔硕硬是推搡着他在参会前将刷手服换成衬衫,他也还是一丁点都没有料到。
是他不够思念,还是他已经足够坚强。
B大附属作为综合排名从未掉出过全国前三的三甲医院,经常作为各类学术讲坛和年会报告的主办单位,这对从实习期开始就被本院淳厚的学术环境熏陶的季杭而言并不陌生。
从前还是学生的时候,经常出入这一类论坛会议,不仅对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和培养循证思维甚是有益,更是帮他扩展了专业内的人际圈子。只是后来临床上的责任越来越大,日常被手里的重症急诊牵着心,便也失去了许多此类机会,实在碰到感兴趣的主题便找医务处的老师调录像来看。
即便夏冬提前到季杭办公室盯着人赶紧,但他还是没办法阻止季杭叫了好几个住院医来问话,没办法阻止他临近午休结束又去病房转了一圈,查过几个急送的化验报告和影像检查。看着季杭面对家属那些问了一遍又一遍的问题气定神闲的样子,夏冬恨不得把人拉过来直接消失,可碍于那完全不同于日常相处的严肃侧脸,还是没有试图挑战好友的底线。
于是这么一折腾,二人赶到报告厅的时候,主持人已经在暖场发言了。
十八楼的会议厅平时还用做全院疑难病例讨论和一些对医学院学生的操作展示,至多能容纳四百多人。可季杭竟有些惊讶地发现,两边走廊和后排空隙也都陆续挤起了人,他去过不少年会论坛,很少有人气这么高的。
陆续还有人从后门进场,夏冬探头张望,便冲着向他们招手的年轻男医生走去,同季杭二人矮着身子坐到到预留的位置。
国际惯例副院长开场致辞,而后便是获邀的嘉宾陆续上台展示其专业领域的研究进展或学术报告。今年神经外科的板块是由六院的神外主治负责,演讲内容主要围绕他近期发表于介入放射学期刊上的一篇关于血管内治疗的综述。
季杭杵着脑袋听过一会,六院的神外并不是特色科室,论临床病例和科研项目,都比不上B大附属,演讲医生甚至在提问环节扫过季杭时,略带心虚地冲人点了点头。季杭回以礼貌的微笑,耐心却是被这一场又一场并不称得上出彩的报告慢慢消磨着。
“几点结束?”忍不住用手肘拱了一下夏冬,“我一会还有教学查房。”
夏冬目视前方,一本正经的样子,“季大主任那么显眼,总不见得要早退吧。”
季杭斜眼瞪人,顺而向周边聚集的人群扫视而去,奇怪的是攒动的人头不少反增。无奈之余便拿出白大褂口袋里的手机来,调出昨晚才看到一半的文献。
手机屏幕不大,论文版面又有些拥挤,看起来不算轻松。
季杭埋着脑袋看得专注,以至于完全没有注意到主持人突然亢奋起来的声音,“……大家都为这一刻久等,下面就让我们掌声有请,师从我国心脏外科学科领军人陈析的,全国首批心脏外科青年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中华医学会心外科先心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ATS》及六本核心期刊编委,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中心先心外科副主任及研究员,曾以一助身份参与全国首例儿童心肺联合移植……”
当主持人的介绍词念到“陈析”时,季杭的脑袋便如惊雷劈下般“轰隆”一声炸开。
环握着手机的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