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一亮,黎帆和陈启就到了村头,等着推土机。
很快张书记和罗主任也来了。
然后是开着警车的民警。
站在路边的村民一看这个架势,
知道今天就是玉皇大帝来了,这庄稼也得铲。
推土机一动,第一家的棉花秧立刻被铲除,那是姓张的村民。
张书记就路边听那村民嘟嘟囔囔,张书记说:“白种了这么多年也可以了。”
第二块田边种的是黄豆,那村民看形势不好,赶忙叫家里人来割,至少还能吃点毛豆。
第三块是玉米,还未成熟,但可以喂牛。
众人看大势已去,纷纷跑过去将庄稼割了,能吃的都割回家,没有牲畜的就送给别人割,连牛羊都不吃的,就省心了,直接铲除。
自此新宁村启动了轰轰烈烈修路的大工程。
-
农村的生活简单,人们从地里回来,吃完晚饭后就坐在小广场那乘凉聊天。
俗称农村的情报站。
有妇女说:“这俩年轻人真不懂人情世故,就是蛮干任性,秋天收完庄稼再修就不行么?非得害得我损失了两个地头,可惜了那么好的棉花。”
没有地头的村民体会不到她的痛苦,扇着扇子说风凉话:“让你白种好几年还不知足?”
又有个妇女接话说:“可别以前那样虎头蛇尾,想一出是一出,一点都不考虑现实问题,最后留一堆烂摊子。”
第168章 谁给他们的权利和底气
“可不就是,就拿个桃树来说,最后还不是得咱们自己刨树根?”这个妇女的丈夫常年跟着包工队在外面干活,家里的农田只靠自己,抱怨自然就更多。
当然也有支持者。
一个退了休的小学老师说:“人家两个大学生来咱们这,认认真真的为这个村做事,大热天的,天天这么晒着,咱们应该多支持才对,你要知道,人家干不干都拿那么多工资。”
“就是,那姑娘来的时候多白呀,现在都黑一圈了。”
陈启和黎帆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说,该干啥干啥。
他们决定趁热打铁,将最难办的那条羊肠小道的村民召集到了村委。
陈启说既不会给大家修鸡棚也不会建狗窝,补偿也没有。
众人一听就不乐意了,说那就不修了。
陈启趁机道:“那就不修了,大家举手表决吧。”
陈启这段时间,说一不二,现在痛快的让众人傻了眼。
这就不修了?
众人有些犹豫,陈启说:“那就回家商量一下,今天周五,给大家点时间,周一上午过来表决。”
众人走后,黎帆和陈启来到广播室,黎帆打开了广播,例行播报安全注意事项。
播完后,黎帆收拾了一下桌子上的稿件,转身问陈启:“真的不修了?”
陈启说:“不修了,那块地洼,还要垫起来,得多花不少钱。”
“再说,等村头耕地的路通了,正好要从南面新铺一条路,跟东面的一连接,省钱省力。”
黎帆附和:“确实省钱省心,你说的那条新路也好,站在那条路上,前面是水田,后面是村庄也不错。”
陈启问:“你申请的专项资金怎么样了?”
“交上去了,但没那么快。”黎帆说,“就是可惜了这条穿村的路,等资金下来,那条街弄成步行街,还可以再家门口做点小生意,扯根电线就能卖冷饮。”
陈启叹息一声:“谁都知道修路是好事,但人心不举蛇吞象,两人挑水喝,三人没水喝,又是要钱又是让我修鸡窝狗棚的,我只能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