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捕快闹了个大红脸,虽没看夏琳但已是满眼爱心,这里可不是上京,是下洲最穷的县,别说女人,男人们看母猪都是美的。

小捕快看夏琳就像看到了天上下凡的仙女,仙女问什么他说什么。

一旁师爷眼睛都快抽筋儿似的给他使的眼色?

不好意思看不见。

小捕快热情的回答:“咋可能用精米?师爷买的全是下等粗粮,不费力气化不开,不搅和开了百姓只能分到清水,叫什么施粥啊?”

“啊?是这样啊?小哥好厉害,这都知道。”

小捕快飘了:“我啥都知道。”

“那小哥知道衙门施粥一天要费多少米吗?”

“咳……咳咳……张文……”

师爷假装咳嗽。

“半袋米,二十五斤左右。”小捕快抽空回答夏琳:“师爷怎么拉?有什么吩咐?”

夏琳瞪了一眼师爷。

师爷还是顶着压力说了张文一句:“别乱说话。”

哪知道张文听不懂提点:“我没乱说话啊,粥都是我熬的,就是二十五斤没错。”

“你叫张文呀?名字真好。”夏琳再次吸引住张文的注意力:“施粥施了几天了呀?天天这么费力的熬粥身体吃不消吧?”

张文大咧咧的回答:“没多少天,才三天,还行。”

“哦。”

夏琳问韩美:“你到了多少天了?”

“六日。”韩美回答。

夏琳点点头,去翻张文脚底下的粮袋子。

张文说的都算轻的,袋子里面的粮不止一粒精米没有,全是豆子,糙米,粗粮,还都是上了年份的豆子,糙米,粗粮,颜色都变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夏琳抓了一把粮食,麦壳,稻壳这类谷壳占了一半,还有米粒大小的小石头和沙子。

这都什么玩意儿?

难怪连普通捕快们都嫌弃。

夏琳告诉自己,不气……不气……活都活不起了哪还管品质啊?

这样的粮食便宜,要是买的多一些够老百姓应应急也不错,反正她来了,大家伙儿的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夏琳面色稍缓:“走吧,进库房。”

进了库房一看,夏琳脑袋翁的一声,可算知道师爷为啥能用脑子记清楚了。

库房角落里就只堆着八个袋子,敢情连着之前三天发出去的,师爷用一百多两银子就买了五袋最差的粗粮?(还有五袋是稻壳充数不能算。)

不对,是几千两银子的东西就换来这?

夏琳忍着气:“东西我们不换了,叫商家都还回来,米粮我会想办法弄来退给他们。”

“这……好像不成。”

师爷擦着一脑门的汗:“东西都被商人带出去了,还不知道找不找的回来。”

夏琳彻底爆发了:“欺负本官初来乍到?你也不打听打听我是谁,我身后可是皇室,皇家第一位孙辈可是从我肚子里爬出来的。”

一行人听到这啪嗒一下跪下了。

“小小小……小的不敢!”

夏琳语气怀柔几分:“母亲派我来这是看在老百姓的份上给新京县一个机会。”

“死了五任县令不是小事,你们不服管教打了朝廷的脸,真以为朝廷会轻轻放过?天真。”

“母亲说了,若此地愚民不可教化就派兵扫平这里,重新引愿意听话的人过来。”

师爷抖得更厉害了。

“要不我现在就回上京?”

师爷扑过来一把抱住夏琳大腿。

“大人开恩,求求大人开恩。”

她这一回去,他们不就完了?他们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经营,不到万不得已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