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米饭上面蒸熟,韩家的主食是米饭跟杂粮对半,比一般人家庭要好点。
意外的是昨天的羊肉锅子,孩子们还原封不动盛在炖锅里面,上面还撒了一把青蒜叶子。
“你们咋没吃呢?”赵曼觉得很意外。
韩景瑜想起昨天还在灶里面埋了几个红薯的,用火钳在里面扒拉了几下:“红薯你们吃了?”
他这个习惯到哪里都改不了,只要他在家就会埋几个红薯在灶膛里面,烧的红薯比蒸出来的更甜,孩子们只要用火钳在他老爱埋红薯的地方扒拉就发现里面有烤熟了的红薯。
吃叼了嘴巴的二娃对昨天的那顿饭还是耿耿于怀:“昨天吃的烤红薯还有馕,准备打个西红柿鸡蛋汤的,结果孙家婶婶来了。”
赵曼知道孙来娣节省,肯定是怕孩子们糟践东西。
二娃继续摇头说道:“弄了老大一锅汤,一滴油星子都见不到,也不知道是西红柿鸡蛋汤呢,还是该叫什么汤来着,恕我直言以我的智慧没有办法形容那个味道,不过我们都吃了个肚子滚圆,到今天早上都还不饿。”
人家孙来娣是好心,赵曼戳了一下这孩子的大脑袋:“不许这样讲孙家婶婶,人家是节省惯了的,看不得你们糟践东西。”
二娃瞪大了眼睛:“妈妈,不是你说的吗,吃到肚子里面的东西不算糟践,真的糟践东西就是不好好吃饭的人,比如三娃。”
被点到名的三娃一脸无辜的看着二哥,用眼神问他哥哥为什么要这样诬陷他。
二娃:“还说你不是糟践东西,你就不吃肥肉不吃蹄筋,挑三拣四小老三。”
三娃嘟起嘴巴:“因为不好吃。”
“行了别说人家了,咱们今天晚上吃饭大家都要好好吃,不能只挑肉不吃菜,等会儿有我监督你们。”
“行行行,不要让我喝孙家婶婶做的西红柿鸡蛋汤,什么我都听你们的。”
好吧,赵曼又忍不住想笑了。
可汤泡着馕吃到肚子里面,馕不就给泡开了吗,孩子当然能吃撑了。
孙来娣真不愧是人民节约小能手。
几个孩子们又嘻嘻哈哈起来。
陈明娟跟三娃差不多大在一起玩,两个小孩子漂亮的跟童男童女似的,赵曼见到这画面眼前一亮,想到那个摄影记者说的话,娟子要能去给人当年画娃娃,那三娃也可以,等会儿问问刘红英肯不肯,拍几张照片就有十块钱呢,她也愿意啊,这可是小童模。
她也想孩子留下来点记忆啥的。
这会儿功夫大娃已经把火给生起来了,锅子往上面一摆,下面的萝卜刚好炖到入味,青蒜叶子的香味随着锅里面的热度渐渐飘了上来。
香味跟孩子们的嬉笑声传到了隔壁周升家里。
相比于这边的热闹,住在原来朱秀英院子的周升家里是冷锅冷灶,他到的晚,连分煤的时候都没有赶上。
没有集中供暖,屋子里面甚至连点人气都没有。
他带来的东西也不多,上辈子和这辈子不管去到哪里,都有人帮他打理好生活 ,他还从没有这样狼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