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韩景瑜赚得多也是个甩手掌柜,知道当家理财不容易,半大孩子吃穷老子,小的暂且不提,就这么点点孩子还顶不了大娃一半的饭量,可正在长身体的两个大孩子的饭量,已经俨然是成年人的饭量了。
以前他一个人的票经常不够,还要靠战
友救济,自从赵曼上班以后他也不好意思找人家拿救济了,没有想到半年时间,她悄悄的存了这么多。
她现在约等于没有娘家,平常也只跟家属区的家属们走动,没有什么人情往来也不需要贴补家里的亲戚们。
有亲戚是有亲戚帮衬的好,没有亲戚也有没有亲戚的好。
赵传炯自己就是个孤儿,而唐家那边的亲戚也在运动中受到了冲击,还有一部分早年出国了,现在都不在国内。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传来人的声音:“韩营长,有你的信。”
第74章
这么冷的天邮差都很少来,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信件或者包裹单,如果是信件还好,如果是包裹单, 还要去唐城拿包裹。
“爸爸,有你的信。”外面的二娃跑进来。
这孩子现在是什么都喜欢问爸爸妈妈。
“你出去拿一下, 记得跟邮差叔叔说谢谢。”韩景瑜说。
“为啥不要大娃拿, 他就在门口。”二娃看了一眼外面说道。
“可我现在只看到了你, 谁叫你刚才在外面不帮我拿进来的,有这个功夫跑进来还不如把信给我拿进来。”韩景瑜说。
“哼, 那是你的东西凭什么要我帮你拿, 妈妈都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二娃蹭蹭蹭就跑出去了。
成功的把爸爸给气到了, 指着熊孩子说:“你看看,要是你叫他做什么他可从没给我耍过嘴皮子。”
没有对比没有伤害吗, 成功把赵曼的幸福感给激发出来了。
“那是因为我在家做饭,我就最有发言权,咱们家谁做饭谁有发言权那是传统了, 要不哪天你也给孩子们做上一顿饭。”赵曼眨眨眼, 也跟他耍起嘴皮子来。
赵曼看了一眼, 二娃嘴上是这样说,可还是跑到门口去拿信件去了,邮差大概半个月过来一次, 车后座上面挂着的两个大绿包里面全部都塞的满满当当, 二娃跟邮差寒暄了几句,领了几个几个信封,然后兴冲冲的跑了回来。
赵曼不是不知道这些孩子的想的啥。
这么多信,万一里面有好东西呢?
“爸爸,我看了, 有一封是京市发过来的,一封是省城发过来的,一封是老家发过来的,还有一封是唐城那边的。”这孩子现在不得了,会认字了嘛,都能够看爸爸的信件了。
京市跟省城那边经常会寄挂号信过来,有时候是国内外的期刊,有时候是稿费。
韩景瑜挑眉,老家寄信来倒是很少见。
然后四封信都交到了赵曼手上。
韩景瑜又挑了一下眉,感觉到受了伤害。
“这信真的都是寄给我的?”
“上面写着你的名字呢爸爸。”二娃是个诚实的孩子,指着信件上面的名字说:“韩景瑜,这几个字我都认识,都是你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