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行对它好像也挺喜欢的,得空了就从店里出来撸狗。

这些都是钟明洛看在眼里的,所以他并不惊奇,他就是惊讶于许砚非的笃定口吻,他也见过路行摸猫,可能也挺喜欢猫的,但苏现就是说了,比起猫路行更喜欢狗,那就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一般的语气,没什么特别的,苏现下楼来看见脚边多了团毛绒,就这么随口说了。

苏现怎么知道的呢?像他一样自己观察出来的,还是路行亲口告诉他的呢?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思维就像一团滚到地上的毛线球,没有头尾的开始滚啊滚……

人嘛,都是有喜好之分的,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无感而已,或是讨厌乃至憎恨。但“比起……,更喜欢……”是一种狡猾的套句,以问句形式发问,再以陈述句形式作答,假设这样的一种情况,家里来客人了,你这样问他:比起咖啡更喜欢果汁吗?

比起咖啡更喜欢果汁。这是肯定,你就觉得他更喜欢果汁了,于是给了他一杯果汁。

比起咖啡,更不喜欢果汁。这是否定,你就会觉得他是喜欢咖啡,于是给了他一杯咖啡。

但如果,咖啡和果汁他都不喜欢呢?

或者说他更喜欢牛奶,更喜欢汽水,而其实最喜欢喝茶?

那你就不得而知了,因为这个套句给出的选项只有两个,用上这样的话,无非两种答案,或者对方直截了当的说“我都不喜欢。”,但根据思维的惯性,第三种答案并不经常有,而出现了,也不会得到什么,因为在最初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便只打算给他咖啡或是果汁,其他的并不在你的考虑范围之内,并且你只打算让他接受你给的范围。可能是因为你只有咖啡和果汁,也可能是因为你只愿意分享咖啡和果汁,但不论是“寒酸”还是“吝啬”,这个套句都不会让你显得很失礼,反倒显出了你的尊重似的。

但这其实就是一种筛选过后的比较名单,局限于厘米区间,衡量于天平两端,结果也就无非二选其一。

所以说是很狡猾的套句。

钟明洛一般没有那么细腻的思维,如果有人这么问他,他一定是那少有的第三种回答,或者他来问这个问题…不他根本不会这么问,他只会很光棍的直接把他想给的东西塞你的手里,看起来无礼而粗鲁,虽然那可能是他认为的最好的东西。

路行喜欢狗吗?可能吧。那么为什么一定是猫呢?为什么一定是猫,而不是青蛙,兔子,老虎这些呢?他多嘴问了句苏现你怎么知道?

苏现自回来后没有一天是有个笑脸的,他往自己碗里倒麦片,又开了瓶酸奶倒进去,拿汤匙搅拌,狗子好像很喜欢他,可能狗也是被他的外表迷惑了,苏现被它蹭着裤脚,盯着这团东西看了一会,忽而一晒,慢悠悠回忆道:“有段时间想养个宠物,但我比较清楚我自己,说不定过几天就没了兴趣就要麻烦哥哥照顾,我就问哥哥猫和狗喜欢哪一个?他说喜欢狗。后来?后来我都想跟哥哥一起挑一只养,但不知道为什么他总告诉我没时间,让我自己去就行了,我明明就是想跟他一起去,他看不出来吗?我就被弄的很没意思,没等养呢就也没了兴趣。”

钟明洛听了后,沉默了会道:“你有没有想过他可能喜欢兔子呢?”

苏现一时没反应过来,“啊?”了一声,又听钟明洛接着道:“又可能,不管是猫还是狗他其实都不想养呢?而你只是问了他喜欢哪一个。”

苏现不说话,嘴里塞着不好吃的麦片,干巴巴地嚼,冷清清地沉默。

钟明洛把奶狗唤过来,随后带出去买了狗粮和别的东西。

他完全不够心思细腻,想到哪就是哪了,想着想着就养了这狗子三个多月了。

长得挺快,摇尾巴也挺欢实的,皮毛也光亮,苏现偶尔见着了会莫名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