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老太是个行动派,第二天就去找风水先生来算。
最后算出,这地方风水很好,适合建阳宅。
余满山一拍巴掌,高兴道:“我这就去县里找陆牙人谈谈价!”
三天后,那片地方谈妥了,五贯三百文,魏老太很高兴,主要风水先生说,那地方风水很好,建阳宅后肯定家业兴旺。
地方买下来,就要攒钱建房了!
菌房的平菇快出第一茬了,这一次很多,那菌房能种的地方都种上了,虽然有的没成功,但大多数都成了,这一次,怕不是有三十来斤。
在新明县肯定卖不完的。
平菇应季的价格,差不多750文一斤,没多少人吃得起,有那少数吃得起的,也不愿意顿顿都吃,这次肯定要好好想想怎么卖。
主要还是量太多了,又是应季。
作者有话说:
关于平菇的价格,我找到了记录资料,一株价值就跟一匹细绢相等0-0,可能云南那种多的地方便宜
?53 ? 自荐
到了傍晚吃饭的时候, 一家人聚在一起商量卖平菇的事,去县城摆摊卖,可以卖一些,但肯定卖不完。
新麦出来了, 余家磨了麦子, 也做了一顿汤饼来吃,里面撒了葱花, 戳了一小点猪油, 放了几片绿叶子菜, 余桑觉得汤很好喝,新麦子做的汤饼也好吃。
她咀嚼着汤饼想事情, 这到底不是个事,她家不是做平常蔬菜生意的,都是往贵的稀少的卖,除了春天提前一个月上市的, 冬天的反季节蔬菜再加平菇, 以及以后的香菇,全都很贵。
走不了亲民的价格路线, 全是赚的那富贵人家的钱, 只一个新明县,富贵的人太少了。
然而在这时代, 受交通方式阻碍,她家很难走出这新明县, 别说新明县了, 固安军都不好走过去。
去年量少还好, 遇到一个告老还乡的侍郎家, 京城待惯了的, 愿意花贵价买她家的菜。
今年不管是平菇还是反季节蔬菜,都要大量种植,到时候还有香菇,也是贵的玩意儿,一般人哪买的起啊?
余桑叹了口气,要是有现代的交通就好了。
吃着想着,她突然眼前一亮,有些激动地道:“爹,咱也找牙人啊!”
“不是盐滩镇有那渡口吗?往来做买卖的人多着呢,我们把平菇便宜点,都卖给这些商人,反正他们有船,他们再坐船去别的地方卖!”
余桑越想越觉得很对!
她家要是大量种植,干嘛当那生产和销售一体的小农经济人,光是想怎么卖完出去都脑袋抓秃,直接搞批发啊,她家只管生产。
那生产销售一体的,哪有开厂搞批发的赚钱?
而且只做一样事情,还专业对口些。
余满山听了余桑这个建议,也豁然大悟,要是新房子建起来了,菌房扩大了,那肯定能种更多,要是在这新明县,肯定卖不完。
他一拍大腿,道:“小四就是机灵,能想到这个,前几天那下乡收货的牙人不就是差不多么?咱也去找个牙人打听打听。”
余桑的确是因为前几天那些下乡收货的牙人想到的。
余二郎一听“牙人”立马来了兴致,他长大是想当一名牙人的,他插话道:“找什么牙人?还要给中间钱!我明天就去盐滩镇渡口蹲着,我看那好多牙人都去那里蹲来盐滩镇的货商,我也去蹲!这样还不用给中间钱。”
魏老太吃完了把碗放下,她嘴巴不说,心里正心疼那要低价卖出去的钱呢,一听余二郎说可以省中间钱,她率先就道:“我觉着可以!”
余二郎听魏老太支持他,他底气了很多,他接着道:“我明天一早就跟三郎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