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桑一看他整田的方式,暗叫一声糟,这时候好像没有那种农具,叫做耖的。
耖可以把土弄的更细碎,还能把多的土推到少的地方,用于平整田地。
当天回去,余桑就把这个说了。
又用她狗刨般地画画技术,用毛笔大致把东西勾勒画出来。
除了秧田,还有其他田没犁呢,余满山上了心,知道他这小女儿年龄小,恐怕画得不到位,不过那铁匠也是常年打造农具的,他带过去跟他一商量,也差不多能弄出来。
光是看这画的,都是很有些道理的。
就是他家小四没学过画画,跟三郎学字也只一段时间,练字倒偶尔练练,还是跟鸡抓的没多大区别......
这秧田可能用不大到,他要忙着先把秧育了。
等秧田弄好,谷种撒下去,余满山就找了个空去镇里,把余桑画的那图纸跟铁匠铺的打铁待诏一合计,顿时那待诏眼睛就亮了起来,跟余满山道:“你这东西看着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用起来怎样?”
他又道:“要是真好用,这样吧,我不收你手艺钱,只以后别人觉得好用,要打这个,我就给别人打了,你说怎么样?”
余满山来之前,并没有想这些,似乎却被这打铁铺待诏发现了商机,只这东西是他家小四告诉他的,又是神仙教的,想来神仙也是想普渡世人的,大家都用的话,也能节省些力气,他家有别的法子赚钱就够了,余满山道:“你可以给别人打,只是价钱上也别收贵了,算你我都做个好事,怎么样?”
好事不好事的,只要很多人找他打铁铺来打,价钱便宜些,那对他来说,也是大好事!
当即,这打铁待诏就答应了。
余满山又把名字告诉他,叫“耖”,就是稍微用铁有点多。
手艺钱不收了,但是铁钱还是要收的,铁27文一斤。
先交了100文定金,不够的后面再补。
余满山谈好了,又回家去,耖这种农具,还需要一些木工活,之前汤家把院坝借给他家,余满山去找到汤木匠,拿出余桑狗刨的图纸给他说了,汤木匠看着,也不知道可行不可行,但是答应余满山给他做。
木头是余满山自己出,汤木匠还是要收点手工费的。
打铁铺那边出活很快,没多久,余满山让余三郎每天下学去询问询问,只第三天,打铁铺就说好了,余满山赶快去付了钱把东西带回家。
汤木匠那里活简单,没几下就弄好了,两边安装了,看着是有那么回事。
只等着试用了。
余桑叮嘱余满山:“爹爹,刚用的时候可能不习惯,掌握技巧就好了。”
周围几家看着这大东西,周二叔嘲笑:“你这没得浪费钱,看起来没什么用啊。”
杨老头也道:“怪怪的,看起来不好用。”
方老头腿脚好了很多,也在看笑话:“这得要一贯左右吧,有这钱做怪东西,不如留着买地。”
余满山倒是很自信,把东西搬回家了,好不好用?到时候试下不就知道了吗?
到时候你们几家可别腆着脸也去做!
张家的牛,又排到他家了,这耖就需要牛,不过还是要先犁田。
等到用上耖的时候,余桑在田埂上跟着指挥,她也没用过,只在旁边出主意,余满山刚用,是掌握不好,但一下午下来,也摸出许多技巧来,等再用几天,差不多就熟练了。
相邻田的农户,看着余满山这使用的怪东西,起初还嗤笑,过了几天,看着余家田一块块地整得平平整整的,看着就特别舒服,而且整田速度上,还比他们快!
一个个的,全部都动了心思!
纷纷上余家来问:“你家这东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