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活肯定不能让他这小女儿去干。
之前余桑大饼画的,余满山还以为有什么特殊技巧呢,没想到居然是阉割!
余家全家人,只有他适合干,需得力气大才能干这活。
虽然这技术有点怪,但之前不管是阳畦种菜,还是种平菇,都成功了,还买了这么多田,余满山相信余桑这一回。
只是这阉割,根本没地方可以学啊!
至少这周围没有。
余满山问:“小四,你知道方法吧?”
余桑点点头。
余满山道:“那只能多买几只猪崽试试了。”
第一年,想凭这个赚很多钱,不现实,不亏钱已经算很好的了。
余满山随便想想,都知道这有风险,不过把技巧掌握了,不让外人知道,那这以后也是余家的独门技艺了。
余满山想到此,又是动力满满的,先去镇里定做这个刀,顺便家里的农具也还得修,开春了,镰刀、锄头、耙、剪刀等,这些农具都得拿去铁匠铺再修一修。
张家的船,余家已经包了,一年500文,先付了一半,下半年再给剩下的,余三郎也正式上学了,穿着新做的直裰,背着余满山给他编的书笈,书笈就是读书人背的篓子,里面放着笔墨纸砚以及书本。
余满山和余三郎一道坐船去盐滩镇。
家里剩下的人,继续挖池塘,赶紧挖出来蓄上水,余二郎已经忍不住了,说要去河里钓鱼回来放进去,催着家里人赶快挖,他自己动手也贼勤快。
家里大门只虚掩着,没有上锁,余桑回去给干活的大家提水来喝,将堂屋大门推开,直往厨房去。
她走到厨房和堂屋的隔间,也就是她和魏老太床的地方,就发现有点不对劲,怎么厨房里这么敞亮的。
她记得走的时候,厨房门关了的啊,难道没关严,被风吹开了?
余桑也没想那么多,走到厨房去,准备把水提了,再把门关上,就去下面竹林。
刚进厨房,她就看到一个身影。
余桑随即尖叫道:“吴婆婆,你想干什么!”
这杨家的吴老太,已经走到了菌房门口,手都放到门上了!
听到余桑声音,她也吓了一跳。
吴老太慌忙地把手拿下来,然后转身装着自然地道:“我来找你婆婆,你婆婆呢?”
她又补充:“我看你家后厨门开着,以为你婆婆在呢,我想跟她借两勺盐,家里盐用完了,还没去买。”
“我以为她在你家猪圈里呢,刚走到门口,就被你尖叫一声。”她拍拍胸口,“吓我一跳!”
前些日子,吴老太就爱带着她媳妇韩娘子来余家唠嗑,总是话里话外地,打探种平菇的事,她家在下面热火朝天的挖塘,她还不信隔壁的杨家不知道。
她才不相信吴老太这个时候是来借盐的呢!
她明明偷偷摸摸都要走到菌房里去了!
气死她了!
余桑没好气地说:“我婆婆在下面挖塘呢,吴婆婆你在隔壁没有看到吗?我们都挖一上午了。”
“没注意!我是听到下面有人说话,你婆婆不在,那我就先回去了,等下再来借。”
等吴老太一走,余桑赶忙把厨房门关上,将门栓好好地插好!
她不放心地又去菌房查看,那两坑平菇的稻草基质,倒是没有看出被人动过,第一批那坑,已经在出菇了,只是这回更少了,都第四茬了,这茬出完,还不知道有没有第五茬呢。
菌房打扫得很干净,倒也没看出来有大人的脚印,余桑疑神疑鬼的,就怕这吴老太已经进去看过了。
余桑提了水,把堂屋门上了锁,气冲冲地去下面竹林,找到魏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