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 过年
该好好过年了!
本就是普通农户, 也不像富人讲究那么多,但有余桑在,她好好想了想现代的食谱。
只可惜现在还没有辣椒,做不了麻婆豆腐红烧豆腐这类的。
但时人也是很能吃辛辣的, 姜蒜韭菜花椒等, 要是有辣椒,那就能烫火锅了!
余桑想一想, 口水都要留下来了。
其实没有辣椒, 也能做个清汤锅, 但是好歹是年夜饭,比较庄重, 因为要祭祖,火锅还是以后家里条件好了再想吧。
一斤羊肉,只割了半斤来做,剩下半斤, 就怕后面家里来个客之类的, 没法招待,这半斤羊肉, 魏老太做了盏蒸羊。
将羊肉切成片状, 取一个厚实的大碗,里面放些水, 放入羊肉、葱末、姜片以及盐,用湿纸封住碗口, 将大碗放在大火上烧沸, 水开之后, 放入酒、醋、酱油、姜末等, 然后再把碗盖上, 用小火慢蒸,直到羊肉耙软。
余桑吸了吸鼻子,真香啊。
听说这盏蒸羊是这时代最流行的做法。
羊肉贵,魏老太不让余桑瞎折腾,只让她捯饬了猪肉。
猪肉也留了一半,也是为了后面待客,自家只吃这一斤多。
现在的猪肉都有膻味,那得做味儿浓一点的菜,家里也没什么香料之类的东西,余桑就想到了叉烧这种用料不需要很多的,往日里不是炖肉就是炒肉,有些腻了,余桑一早就指挥刘大丫把猪肉处理了,猪毛烧干净,再清洗干净,用酱油、盐、糖、酒等腌制八个小时以上。
她人小,但是可以指挥身板高壮的刘大丫,而且她发现指挥刘大丫不需要动很多脑子,以免暴露自己心智年龄那种。
刘大丫也爱吃,还能提提自己的意见,她手脚也麻利。
魏老太在灶间烧火,猪肉已经酱好了,可以下锅煎了。
没有烤箱,她打算用煎的方法,也还算可以。
做叉烧比较常用梅头肉,但这里的人更偏爱肥肉一些,魏老太买的半肥半瘦的,将锅里放一些油,烧热,余桑让魏老太把柴放少点,要用小火煎。
将一块块的猪肉都下锅,沾了热油,锅里冒出“滋滋”声。
用小火煎着,余桑站在矮凳上,在灶台边看,看到肥肉的部分有些透明了,就指挥刘大丫将肉翻面。
等到两面都煎得差不多,拿着锅铲的刘大丫先吸溜了一口,道:“这个等下肯定好吃!还放了糖的!”
将钵里腌肉的酱汁再倒进锅里,加了少许水,又加了一些酱油,盖上锅盖,慢火炖着,等到汁收得差不多,就可以了,将肉捞出来,切好,再将锅里剩余的汤汁再收下汁变得浓缩,将汁舀出来淋在切好的肉上。
刘大丫忍不住了:“看起来好好吃!”
魏老太也瞧了一眼,“卖相倒是不错。”
阿李道:“又是放糖又是放酒的,能不好吃吗?”
余满山晃悠到厨房来看看年夜饭准备得怎么样了,一看这“叉烧”的卖相,就先“哎哟”了一声,夸赞:“看起来不错啊!”
他抽了一双筷子,道:“先让你爹来试试这瞎倒腾的肉好不好吃。”
他夹了一片来尝,呼出声:“哟!不错!我再尝一口。”
于是,他又夹了一块吃。
刘大丫看得流口水,余桑道:“豆腐,你也尝一块吧。”
毕竟不是余家人,刘大丫没那么随便和放肆。
她改了新名字,这豆腐加一个姐,她是喊不出的,就干脆喊名字,要再喊大丫,她就一直纠正她,也是神烦的。
得了余桑的话,刘大丫喜滋滋地赶忙拿筷子夹了一块放进嘴里,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