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1 / 2)

余满山魏老太几个一听“府城”,差点两眼一黑,连买到田的激动心情都没能压住。

别说是府城了,就连县城,魏老太活这么大岁数,都没去过几次,府城更是一次没去过!

在这乡下,连“府城”这个名字,都更是没听到人提起过几次。

她的乖乖可真能想啊!人小心不小!

余满山也有点晕,理是这个理,肯定去府城更能卖出钱,又是过年前一天,不用想,都能卖出大价钱,物以稀为贵,这平菇比那些反季节蔬菜还“稀”一些。

问题是,别说他娘,他这辈子活这么大,也没去过府城啊,连路都找不到,离着多远,就更不知道了!

魏老太道:“我的乖乖诶!你可真敢想!咱想想就算了吧,去那府城里,都不知道走路要走多少天,不现实呢。”

余桑听魏老太说,也觉得不现实,是自己托大了,这靠人力畜力交通的时代,是她孟浪了。

不过,她以后有条件了,一定要把菜卖到府城去!

府不府城的,倒不是那么要紧,是那里能卖出更高价钱,这个要紧!

一家人收了家伙事回家去,余满山将那三亩多田的白契拿出来,魏老太看了,阿李又接着看,虽然都不识字,但是这三亩多田是自家的了,应该是铁定的事。

今天虽高兴,但余满山却没买酒买肉庆祝,甚至连豆腐都没买一块,实在是家里钱又不多了,要省着再买田。

第二天,余满山早早又去县里约了人办红契。

拿到红契,这事才算真正定下来。

把买田的事搞定,又到了卖平菇的日子了。

再过一两天,那第二批坑里的平菇就能摘了,余桑目测过,这次的真的能长!她初步估算,这第一茬,怕是有八九斤的样子!

果然还是栽培种种的比原种种的强些,再加菌种也铺得多些,产量果然高很多。

虽然产量高了,余桑又担心起销路来,侍郎家的是确定这次不要了的,别的富贵人家,她不认识,只能到时候和她爹一起去县城菜市场摆摊了。

因着量多,局势总没有量少的那时候不愁销路。

卖是肯定卖得出去的,但价格就不好说,高价卖出去一些,剩下只能打折卖,这个情况是余桑完全不想看到的,她已经钻进钱眼了。

这天,余桑正和余满山在堂屋里吃午饭讨论这事,因每天都去县里送菜,余满山已经越来越能掌握时间,约张家的船去接他的时间也刚好,还能赶回来吃午饭。

正吃着商量着,杨家院子那头一个头戴青色幞头,身穿缎袍,蓄着短须的中年男人牵着一匹马出现在拐角。

余家全家人立刻就被吸引走了注意力,全部都看向这马这人!

居然是骑马来的,天啊,这到底是什么人?

连余桑这个现代人,来了这里这么久,也被同化了,想在这乡间看到一匹马,比那她在现代一辆限量版法拉利停在眼前还稀奇!

先惊奇看完这人这马,才发现他和一个人在说话。

拐角处再出来点,杨老头的身影就出现了。

这中年男人声音挺厚重,他站在院坝里询问:“你们可是余家?”

余满山赶忙站了起来,魏老太也跟着起来。

这等富贵人,肯定不是他们的亲戚,余满山和魏老太几个有点紧张,这人为什么来找他们?

莫非他们哪里犯了事?

余满山赶快走出去,答道:“我家倒是姓余。”

也不知来人身份,余满山往高了称呼:“不知道官人是要找哪个余家?”

中年缎袍男人说:“我经新明县庞侍郎家陈管家介绍来的,说是你家卖些稀奇菜,我比较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