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满山连着两次自己去县里卖,完全没有带着余桑的时候卖得出价钱,他要是看买的人不多,别人稍微砍砍价,他就同意了,一担菜,至少比带着余桑的时候,少卖一贯钱!
魏老太也发现了这个事,但是余桑年纪小,总不好天天去走个二十多里路,回来又是二十多里路,会累坏她乖乖。
魏老太出主意:“田里菜不多了,那方家的又盯着,不知道要怎么打田里那些菜的主意呢,现在田地里活也不多,你明早一大早就去田里各摘那两三斤菜,背着直接坐船去县里,就找那侍郎家门口去问,要是对方不要,再去菜市场卖掉,顺道你再问问牙人有没有田卖。”
魏老太又说:“现下家里有四十四贯钱,上等田都是十三贯七百多文卖,也就能买三亩上等田差不多,还是差老些呢。”
她这一计算,她更加坚定了:“这田里剩下的菜更不能贱卖了!全部最好不讲价卖,争取再赚一亩上等田的钱!”
魏老太早年丧夫,一个人把余满山拉扯大,还给他娶了个不错的媳妇,她是很有些处事决断的。
余满山点头,她娘说得对,他站起来道:“那我现在就先去河边找张家的,约明早的船。”
他又朝余大郎喊:“大郎,去点个火把,咱父子两一起去。”
余大郎听话去厨房后面找柴火做火把。
堂屋这边,魏老太又指挥余二郎:“二郎,你明天就别去河边钓鱼了,端个凳子,穿多点,去后面坡上守着,免得那偷鸡摸狗的又来偷菜!”
她一副心疼的样子,“那一斤菜可是几百文钱呐。”
余桑想得更远些,“爹爹,婆婆,咱后面那两块地,干脆不种麦子了,把麦子铲了吧,早点在自家地里把阳畦挖出来,也到了阳畦育苗的时候了,那方家的田,就怕他家反悔收回去,我们自己有了地,就安心呢,这个育苗弄了又不好突然移走。”
主要麦子才20文一斗,不值钱,就算做菌种的时候需要,再出去买就是。
?35 ? 摔断腿
的确到了阳畦育苗的时候了, 余满山和魏老太都觉得可以。
魏老太道:“我明天一早就去后面把麦子铲了,然后把那阳畦垒起来!”
余桑建议:“反正前面的竹林也是我们家的了,我们干脆砍些竹子把后面的地围起来,这样别人以后就不好偷菜了。”
她还有点隐含的意思, 这样子, 别人也不好偷学怎么阳畦种菜和育苗。
就现在这情况,她管不了别家, 至少方家肯定是有点明年要跟着学她家种菜的意思。
之前方家没怎么注意, 也就是秦掌柜的说起了, 方老头才有些意识了。
第二天,余满山很早就去县里了。
魏老太带着全家一起去后面地里铲麦子和垒阳畦。
余桑人小, 不怎么干得了地里的活,她就蹲在一边看,顺便指导他们怎么垒阳畦。
今天天气有点阴,看起来要下雨了一样, 余桑一时蹲着没事做, 她眼尖,一下瞥到她家阳畦田外出现了一个人。
本来昨天吩咐余二郎今天来这坡上坐着守阳畦田, 免得里面的菜被偷, 忽然决定要把这新买的地铲了垒阳畦,就不需要余二郎专门来看了, 他也在地里干活,大家在这坡上, 都能看到下面阳畦田, 谁敢去偷, 魏老太骂得他狗血淋头!
余桑再一看这人, 居然是方老头!
难道他是来偷菜的?
明买不行, 就来偷?
余桑回头看家里其他人,他们都埋头干活,没注意到。
余桑没先喊,毕竟那田就是方老头的,他去自家田里转悠转悠,她也没法阻止。
这方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