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老太把一担空箩筐放在一边,又去把阿李背上的背篓接下来,她接着也挺重的。
看着也满当当的。
肯定是菜没卖出去!
她先安慰了起来,“好歹卖出去一挑子,也可以了......”
余满山和余桑两人走了五十多里路,膝盖都走酸了,两人进屋就找了凳子坐下,正在捶膝盖和脚脖子。
余满山一听魏老太说的,他没反应过来,“娘,你说啥?”
还是魏老太先去打开油纸,看到里面的东西,她“哎哟”一声,“咋地买这么多东西?”
随即她反应过来,惊喜道:“都卖完了?”
“平菇多少钱一斤卖的?”
边问着,她就边把背篓里的东西挨个拿出来。
买的样数其实不多,余桑和余满山满心都想着明年买田,即使赚了钱,也很节约。
阿李也很好奇,在旁边帮着魏老太把背篓里的东西拿出来。
几斤猪肉、白沙糖一包、醋、酱油、一大包布、一大包棉花,再加香烛纸钱。
等到拿到背篓底下,魏老太碰到一堆金属硬邦邦的东西,她伸了脖子进去看,突然她惊呼:“哎哟!我的个老天爷哟!咋地这么多钱哟?!”
背篓底下整个小半背篓,全是铜板!
虽则是有些一个铜板并不是代表一文铜钱,而是大一些,折几钱,但17贯多铜钱,也是很大一堆了。
阿李听魏老太喊的,也伸头过去看,也跟着惊呼:“咋地卖了这么多钱?”
“你俩抢钱去了吧?”她接着道。
余满山兴奋地笑,问魏老太和阿李:“你们猜,今天平菇和那些菜多少卖的?”
余桑看魏老太耳朵都竖起来了,但是,她突然站起来,又去门边将堂屋大门拢了拢,又贴耳倾听外面是否有人声,隔壁几家是否已经睡下了。
听到没动静,她才回来小声提醒:“小声些,隔壁能听到呢!”
她做贼似的,轻巧凑到余满山旁边坐下,催促:“快说!我上回见卖这么多钱还是卖咱家田地那次呢!我第一次见卖菜还能卖这么多钱的!”
作者有话说:
备注:外翁,本文架空,对应指“爷爷”的“翁翁”一词,这里加一个“外”字,为“外公”。
22 ? 大舅
余满山竖起两个指头,道:“平菇卖的这个数!”
“20文一斤?”魏老太道。
余满山摇头。
魏老太:“难道200文一斤?”
虽然早上余桑开玩笑说去县里卖2贯一斤,但哪个傻子才会买啊?
魏老太是打死也不会相信的,她最多猜个200文。
200文已经很多了!
金子做的菜才能卖2贯吧?
余满山还是摇头,加重了声音回道:“2贯500文一斤!还是被一个大户人家全部买走了!另外的想买都没得买了!”
魏老太咋呼道:“还真能卖这么多啊?”
她不敢置信地喃喃:“县里人可真不把钱当钱啊......”
这还不止,余满山又道:“连那韭菜,起初都卖了500文一斤,芹菜400文一斤......”
平菇本就值钱,魏老太和阿李还有点预先承受能力,但一听这几样菜的价格,阿李完全不能相信,“你说啥?没乱吹吧?”
魏老太也道:“那县里的人,有没有这么傻哦?”
500文一斤的韭菜?那平时应季的时候,几文钱一斤,还不一定卖得出去,500文一斤......简直想都不敢想!
她忽然呼道:“你俩怎么敢喊出这个价格来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