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这个冬春都是准备种菜卖的, 现在分得没那么仔细,都是一起种一起卖, 等到菜种完了, 要种水稻了, 才打算正式换田地, 就算换田地, 余桑听到她爹婆婆和大舅家商量了,田地契也是不换的,因为重新弄红契,得去县衙交契税,又是一笔钱,就只打算换着种。
李大丫跟以前她家一样,站在院坝边上朝对面一喊,对面就传来李老大的回应声,没多久,李老大就扛着锄头背着背篓回来了。
李老大看到余桑来,不等他问,余桑已经说了:“我娘喊大舅舅你现在就去我家分账,李哥哥吃了午饭就要走,我爹等他走了就要去县里看看牙人那里有没有田地卖,到时候我婆婆也要去,当然,我也要去看,我娘问你分了钱要不要一起跟我爹去县里买田。”
她娘专门喊她来喊她大舅过去,本来可以支使豆腐一个人过来喊的,但是怕豆腐自己说不清楚,就叫她一起来了,豆腐只是陪她来的,路并不近,怕她年龄小路上不安全。
李老大知道李彦升来了,也知道他是来送钱对账的,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对完了,今天中午吃完饭就要走了,太快了,他还以为还要等上一两天呢,余家也是着急,李彦升一走,就立马要去县里买田了。
不过也是余家这说干就立马去干的态度,才这么快就发家起来的吧?
不像有些人家拖拖拉拉挨很久才去。
李老大道:“那我洗个手,换件衣裳就跟你们过去。”
既要见李彦升,又要去县城里,肯定要穿体面的衣裳。
不多久,李老大就收拾出来了,带着余桑两人往她家那边去。
余桑看他两手空空的就过去了,心里估计她大舅家也没什么多余的钱一起带着要去县里买田。
家里剩下那几贯钱,应该打算留着家用以及交夏税了。
在这乡下,果然老老实实种田的农民,很难攒到足够的钱买田扩大家业,比如她大舅家,只全家人吃饱已是不错的了。
尤其田价还不便宜,十贯左右,一般人家想攒到这个钱,还是不容易的,且攒到了,也不好全部投资去买一亩田,平日里买盐等,又有交税,把消费缩到最低也很难,再又有人情往来,生病天灾等,基本就买不了了。
要不是李英晦还要读书,读书花费也多,他大舅家也不会这么辛苦跟着她家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