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老太和余满山一听,有些动心。
主要是这样,骡子车就有地方放了,那铺子也有些用处,至少能把家里卖不出去的肉销出去,一年四贯的租金,只要不亏本,维持到秋冬,也够了。
本来李老大家是来走亲戚的,走不了多久就要回去,这主意一出,大家又聊了起来,真把租铺子和以后的细节商谈起来。
余桑没想到,她的小食肆是以这种方式开起来的!
一点都不轰轰烈烈,只有精打细算......
买骡子和开食肆确定下来,接下来就是付诸实践了。
下午又有人来买猪肉,又卖了些出去,这头猪差不多好的肉几乎都卖完了,只剩下些猪内脏和猪头或者差点的肉了。
初二还得去上坟祭祖,魏老太和阿李今天去县城送的菜,很早就走了,等下还要赶回去一起去上坟。
家里事也多,余满山在家里把一些该干的事忙活了,又带着余桑和余三郎去盐滩镇逛逛,张家那边恰巧也想去盐滩镇当街溜子,就一起坐船去了。
魏老太和阿李脚程没有平时余满山快,李老大迁就着她两,今天回来得都晚些,还是和余大郎余二郎两个一路回来的,可能路上遇着了。
魏老太捶捶腰又捶捶肩膀和腿,一屁股在凳子上坐了,一副很累的样子道:“这来回一趟是真的累!我儿天天都来回送,挑得又重,还是该买骡子车的,必须买!”
上坟只好下午再去了。
兄弟两这边还急着要走,今天也没带钱回来,说是过几天一起算,每天都送菜,李彦升那边忙得紧,最近没时间算账和给钱。
余桑说:“婆婆,我们在盐滩镇等你们好一会儿,都不见你们回来,就先坐船回来了。”
那船加上张家的,人也多,再多魏老太几人,就有点坐不下了,就商量着等下再回去接魏老太三人,反正今年给的船资多,多来回跑几趟,也是不打紧的,又不是天天都坐,余三郎放假还有夏秋余家不需要送菜,几乎都不用张家开船。
魏老太问:“乖乖你和你爹去盐滩镇问了吗?那铺子租出去没有?”
“没有!”余桑高兴回道。
“爹已经和对方讲好了,也付了定金!”
她回来的时候都在构思自家食肆还能卖什么呢!
魏老太赞道:“那就好那就好!”
“就是县城那边没问到牛马牙人,骡子还没处买,你爹镇里有问到卖骡子的吗?”
余桑摇头。
既然铺子这个事定下来了,食肆就必开了,魏老太找李老大道:“铺子已经谈好了,英晦他娘那边,你也要跟她说好,只先把秋冬前撑过去,到时候看情况,咱家以后还是按乖乖说那个法子,分成吧。”
李老大婉拒一番也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