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两兄弟,余满山要担着碗筷去还给原来的邻居家,还有专门留出来的猪肉拿去潘夫子那边把年礼送了,这是学生过年要送给夫子的,不好昨天让他一个秀才直接提着回去。
下午做完这些,待傍晚余满山帮余桑种平菇的时候,余桑问:“爹爹,你早上去县城送菜,陈管家没有说有人跟咱家买猪肉的事吗?”
她家六两银鋌可不能打水漂了!
余满山摇头:“还没有呢!哪有那么快啊......”
余桑觉得也是,当下带着刘大丫,又把新的一批平菇种了,那大缸里又接着泡了稻草,后面天还得接着种。
李老大已经从家里回来了,去田里摘菜了,明早还得送去县里。
余家忙忙碌碌的,香肠腊肉都熏了,挂起来晾着。
第二天上午,余满山高兴回来说:“侍郎家要跟咱家预订二十斤猪肉!还有固安军军城里的曹知军家,不知道是从侍郎家知道了,还是陈管家那边去推荐的,也可能咱家送给冯管家那肉,被知军家的尝到了,也跟咱家订了十斤!”
余桑一听,也跟着激动起来,她家猪肉是有市场了啊,那陈管家那里说话还是算话的,只时间短,还没流传开来。
她来这么久,是听过一些传言的,像县令知军这种地方官,都是三年一任,不像告老还乡的侍郎家,是全家住在一起,不用挪窝的,这种三年一任的,很多老小都留在老家,没有带到任上来,团年饭只一家人一起吃,不请外客,订的猪肉就没有那么多。
魏老太道:“三十斤,咱们杀一头猪,其余的怎么办啊?”
外面响起喊声:“有人在家吗?余家有人在家吗?”
他们是在里屋说话的,听到喊声赶忙出来,魏老太问:“有人有人!是找我家吗?”
余桑看着这来人有些眼熟,好像就是暖房请客的时候,贵客席那桌一个年轻的。
好像是哪家大地主家的孙子,那地主不愿意来余家坐席,派了个孙子过来。
来人走进堂屋里面,道:“你家还杀猪吗?我家年夜饭想买几斤。”
今天已经腊月二十九了,明天就过年了。
余满山和魏老太以为这年轻人来是有什么事,哪知道是这个,当下一愣,又一喜。
那侍郎家和知军家那里,是不好得罪的,统共要三十斤肉,是不管怎么样,也要杀一头猪给他们的,这万事开头,肯定要慢慢来,不可能一堆大户人家一下就接受向来觉得是贱肉的猪肉,预订个几百斤。
只三十斤,余桑和余满山已经很高兴了。
有这两户做宣传,慢慢地,大家都会知道的,怎么说,也要给陈管家这个面子,不好在这三十斤上,就不给他杀这头猪,有道是大丈夫有舍有得。
几人一听这地主家的,也是来买猪肉的,立即欣喜起来,几斤也是肉啊,那必须得杀一头猪的情况下,多卖几斤出去也是好的!
余满山道:“小郎君,我家这猪肉,不是很便宜,刚刚县里的侍郎家来跟我家预订了一些,都是一百七十文的价钱一斤呢,这个价钱你看?”
余满山有些不好意思,陈管家说的价钱,是真的很高,还是卖的猪肉,要是羊肉的话,他就义正言辞了,这又第一次跟不熟的人卖,还是乡亲。
这年轻人一听,也有些愣,余家这猪肉居然这么贵啊?都比羊肉要贵一些了。
他还以为只是最多比平常猪肉贵一些呢。
毕竟这么好吃!
年轻人道:“那我回家问一下我家里人。”
他年纪轻,做不了家里的主,也没怎么做主过,有事都是先问长辈。
这猪肉的价钱相距预期太大了!
余满山解释:“是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