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紫菜这会儿也挺贵的,不是平常食物的价格,只香菇和虾皮磨成粉一起,应该也提鲜能力很强了。
她倒是又想起差不多功能的东西海肠粉,也是和味精差不多,用海肠烘干磨成粉,当味精用,也很鲜,海肠估计是很便宜的,但是不临海,这个法子用不了,等以后有条件了再看吧。
真正的味精的话,是用小麦用水解法来制成的,需要机械等,她做不到。
余桑好生地把干香菇和虾皮单独放在一块儿,并叮嘱家里人,别动她这两样东西,抽个空,她也来把简易味精做了。
天气越发冷了,秋雨也延绵起来。
余满山商量:“提早去那几处把订菜的事情谈下来,也好安心。”
随着农闲时节到来,即使余家种了很多菜,但有李老大帮忙,余满山在家的时间也多了起来。
魏老太道:“也好,你带着乖乖一起去,她机灵着呢。”
魏老太不说,余满山也打算这样干的。
余桑提议:“我们也问问侍郎那几家要不要平菇,卖给他们,总比给李哥哥的价格高些。”
给李彦升的是批发价,零售给侍郎几家大户人家,肯定就是正常的价格了,也赚得多些。
余二郎一股风似地从杨家院子拐角冲回来,看到屋里的人立马就喊:“快快快!那个冯官人又来了!”
许久不见冯管家,余桑和余满山等人反应了一下才想起“冯官人”是谁,余桑眼睛瞬时一亮,忘了还有固安军冯管家那边的主家,他也没说过具体是谁,就不好去找。
余满山倒是有些屁股不愿意离开板凳,对于冯管家,他还是有些顾忌的,跟随大家站起来,一起出门去迎冯管家。
余二郎回来报了信,又叮叮咚咚地往路上回去接人了。
好像对于冯管家,接触过一两次,他倒没有余满山那么怵,而是挺热情的。
冯管家这次没骑马,可能是河边坐船来的,余家人将他迎到屋里去。
灶房那边已经开始烧水准备泡茶了。
冯管家是来办事的,也不跟余满山几个多聊别的,“我就来问问,今年冬天你家种菜了没有?还有平菇,都种了吗?”
他接着说:“要是都种了,逢年过节的,我主家都需要的,到时候我也不亲自过来了,直接给新明县庞侍郎家那里递个消息,你家不是经常去他家送菜吗?到时候一并听了消息,把菜送到他家就行了,我家自会去他家取。”
余满山连道:“种了种了!今年种得挺多的,需要多少,都供应得上!”
“就是侍郎家那里,我还没去问过今年要不要呢,刚刚还在家里商量准备去县里问问。”
对于冯管家,老实说,余桑也有点怂的,冯管家身上带着那种封建社会上层人对于底层人的俯视,没得让人心里没底和害怕,余桑大着胆子道:“冯伯伯,今年我家种得多,就不卖去年那么贵了,便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