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2 / 2)

还是早点把房子建起来才行,新的房子才是发家的基础,趁着这个冬天赚了钱,就把房子建了。

余桑把平菇照看了,又去看后面竹林里的香菇。

因为她每天都必须过来,余满山不好天天跟着她,就专门让刘大丫跟着她一起,刘大丫也十一岁了,不小了,不用担心路上两个一起被拐了。

而且刘大丫长得敦实个子高,一看就有一把子力气,一般人都不敢随意冒犯。

刘大丫跟在余桑旁边,看到那木头上之前发现的香菇已经长大了,刘大丫吞了吞口水,问余桑:“这个这么少,不会拿去卖吧?我们要怎么吃?”

余桑知道她是个吃货,而且这点香菇,太少了,的确卖不了,余桑动手把这朵香菇摘下来,拿到近前闻了闻,不禁道:“好香啊。”

她在现代的时候也吃过很多香菇,但都是袋装发料种的,超市里卖得很便宜,那种香菇,闻着是没香味的。

这椴木香菇,是仿野生的,果然不一样!摘下来闻着就有香味儿。

不过好像在现代,椴木香菇也是比超市卖那种普通香菇贵很多的。

果然品质不一样!

余桑递给刘大丫:“你闻闻香不香?”

刘大丫接过来闻了闻,赞道:“真的香!煮着肯定好吃!”

余桑:“......”

余桑道:“这么点,不够吃,吃着也心疼。”

对着刘大丫说话,余桑就没那么小心了,不需要故意装小孩子。

“先摘了烘干放着吧。”

最近下雨多了,就不需要频繁的浇水了,余桑又检查了下其他菇木,又发现了两朵长出来的香菇,还不大,过几天再来摘。

把另外那朵也摘了,在另一个角落,又看到一朵小的。

果然第一年出得少。

少到不好拿去卖,又不舍得自己吃。

余桑打算都带回去烘干,顺带又制作一批香菇菌种,她爹不是打算要大量买树木种香菇吗?刚好把菌种先做好,到时候直接种就行了!

回到家,就听到隔壁周家的周二丫在跟周三郎嘀嘀咕咕:“方家的那个秦掌柜来了呢,穿得好好哦。”

秦大福?

余桑对他记忆很深,去年他专门备了酒菜,请余满山去吃酒说卖菜给他秦家脚店的事。

这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