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好端端的,怼自己干嘛?

女人真是一个比一个莫名其妙。

姜清月短暂的讶异过后,倒是很快就领会了林栖若的意思。

的确,这宅子里除了快雪轩之外的院子都不算宜居,大人住着倒不妨事,可小儿身娇肉贵,恐难以适应。

林栖若是想把最好的院子给谢千旭住。

倒真是一番慈母心肠。

只是....

姜清月缓缓垂了垂眼眸,心下暗想,你若是知道你的亲生儿子如今已遥遥千里,这般慈母心却用错了人,不知会作何感想。

这厢,不明所以的谢景行仍然愣在原地。

尴尬。

疑惑。

思索。

这几种情绪交织错杂在谢景行的脸上,最终干巴巴吐出一句:“栖若果真体贴入微....”

宅院的分配就这么定下了。

入夜。

“月露,我派人去京都轮渡办打听过,一年前运往江南的那班船只,抵达地是长州,定州,苏州三处,因此孩子必定是被送去了这三处的其中一处。你先从长州轮渡办开始打听,一年时间不算久远,当日的来往船只和人员必然会登记造册,你若探到有自京都而来的人员,便将这些人的信息都一一记下给我。”

姜清月细细吩咐下去,月露却蹙眉问道:“夫人,若想查阅轮渡办的记档,必得有官家身份才是。你之前在京都时,是借了侍郎家陈公子的印鉴,可眼下在长州,咱们人生地不熟的.....”

“无妨。”姜清月道:“你这几天先把地形摸熟,印鉴的事我来想办法。”

月露应下。

第64章 你不会有妹妹的

在长州的日子过得倒也惬意。

谢景行为了戴罪立功,让皇帝看见自己的勤勉,几乎是日日扑在公务上。

不必向谢老夫人请安,也不用应付谢景行,就连讨人厌的谢千棠也不在自己跟前,姜清月每日过得很是舒心。

只是印鉴之事,始终萦绕在她的心头。

到底能找谁借呢.....

这天,一家人围桌用晚膳的时候,她仍然苦苦思索着此事,以至于连谢景行和她说话都没听见。

“清月,清月?”

姜清月这才回过神来。

茫然的望着谢景行:“怎么了?”

谢景行笑笑:“我说,过几日新巡抚就要上任了,咱们也得去拜会拜会才好。”

“巡抚?”姜清月还没出声,林栖若就先好奇的接了一句:“谁啊?”

长州不比京都,没那么多规矩拘着,姜清月又素性宽和,便让林栖若每日一同上桌用膳。

谢景行故意卖了个关子:“你们猜猜是谁?”

姜清月微微纳罕:“依侯爷的意思,莫非此人我也认识?”

“自然认识。”谢景行笑得神秘莫测。

“那我呢?我认不认识?”林栖若也兴致勃勃地问。

谢景行奇怪的看了她一眼:“你当然不认识了,你怎么会认识。”

林栖若有点尴尬,不说话了。

姜清月猜了半晌,试探着问:“是侍郎家的陈公子?”

“不是。”

谢景行摇头,转而有些疑惑:“这八竿子打不着的,你怎么猜到他那里去了....”

因为若是他来,就可以将印鉴借于我,姜清月心想。

她摇了摇头:“那我实在猜不出来。”

“是宸贵妃之子,姜淮初。”

话音未落,姜清月的面色就微不可闻的冷了下去。

“原来是他啊。”她语气有些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