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排两间半没有堂屋,都是能住人的房间,靠东边一间最大,是她跟何向军住的。

中间留了一个空旷的房间,目测可以隔成里外两间,不用说,这是留着以后给孩子住的。

西边的半间是个小抱厦,留着给他们平时放尿桶、洗澡用的。

看到这个小抱厦,胡琼芳暗暗松了一口气,心里对未来公婆的细心体贴,也有些感动。

上辈子,她嫁到姜家的时候,没有新房就算了,就连洗澡、小便,都是全家人挤在一个小隔间里。

胡琼芳都不记得多少次了,她在里面擦澡,小叔子走过来要小便,隔着一道薄薄的木门,那时候的胡琼芳,特别害怕小叔子突然推门进来……

本来她还担心,结婚后,何向军要回部队,她跟公婆住在一起,生活上可能会有些不方便。

实在不行,她都打算好了,到时候买点塑料布,自己在卧室里隔一个小隔间,放个尿桶和洗澡盆,平时洗澡也在屋子里洗。

结果没想到,公婆居然连这个细节都注意到了。

怕她不习惯,干脆在新房子这边,单独给她搭了一间小抱厦,让她拥有了一个独立的卫生间。

新房里,胡家陪送的家具已经摆好了,公婆托人买的黑白电视机,还有电风扇和缝纫机之类的,都放在隔壁房间,就等着胡琼芳过来,让她自己决定摆在哪里。

看着满屋子崭新的电器和家具,胡琼芳心里真是百感交集。

原来,人和人真的不一样。

当年她在姜家的时候,她那个前婆婆,恨不得一针一线都扒拉到自己房里去。

再看看何家二老,恨不得把家里所有能拿得出手的好东西,都摆到他们屋子里来。

所以,上辈子她到底为什么鬼迷心窍,一门心思的要嫁到姜家去吃苦受罪啊?

……

新房布置好后,胡琼芳算是彻底闲下来了。

接下来,就是等何向军跟部队打申请,请假回来陪她去领证、摆酒。

想到再过不久,自己就要和这个上辈子素未蒙面、却敬佩已久的男人,成为真正的夫妻,胡琼芳耳根发烫,不敢再往下想了。

农历八月初五,何向军终于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了。

跟他前后脚到家的,还有何向军的两个姐姐和姐夫。

八月初九,何向军胸前戴着一朵大红花,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一双大长腿差点把自行车轮蹬成了风火轮。

这幅打扮,还能去干啥?

肯定是去接亲呐!

杨树岭村,胡家今天格外热闹,院子里摆满了桌椅板凳,这个年代虽然大家都不富裕。

但是,不富裕也有不富裕的办法。

吃不起大米饭,就蒸上几百个三合面的馒头,来吃席的亲戚们,每人两个碗口大的杂粮馒头。

吃不起大鱼大肉,就拿半肥半瘦的猪肉,切成薄片,再弄点大白菜、老豆腐、粉条啥的,炖上几大锅,每人盛一碗,有肉有菜,拿肉汤泡馒头吃,巴适!

何向军回来的时候,还给丈母娘带了点好东西。

这次回来,他路过山东,给家里扛了一麻袋干海带,还有一麻袋的虾米、虾皮和鳗鱼干、墨鱼干、鲅鱼干、鱿鱼干。

这些玩意儿,除了海带和虾米本地人会做之外,其他的他们见都没见过,怎么吃?

其他人不会,胡琼芳会呀~上辈子她开大酒店,这些海鲜干货都是酒店里常备的食材。

何向军见她爱吃,干脆把那一麻袋鱼干全部搬了过来。

今天家里摆酒,黄桂芝有心想显摆一番,就提前跟女儿学了这些海鲜干货的做法。

于是,除了猪肉炖杂菜之外,今天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