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半个月,就涨到了一块二三。
陈聪慧她们的钓龙虾事业,立刻受到了很大威胁。
每个乡镇都开始有小贩下乡收小龙虾,农村人又不傻,发现钓小龙虾这么赚钱,很快,村里但凡能动弹的人,都开始拿着钓竿、抄网去钓小龙虾。
陈聪慧她们原先每天都能钓上来好几十斤,渐渐的,每天拿来卖的,多的时候二三十斤,少的时候只有十来斤。
虽然姜甜这边也给他们涨了价,价格还比下乡收的贵两毛钱,但收入还是不可避免的迅速下滑。
姜甜给她们出了个主意:别人都去钓小龙虾了,你们可以搞差异化竞争,去钓黄骨鱼和黄鳝啊!这个季节,河滩上的螃蟹也很多,弄个手电筒,抓点螃蟹来卖也可以啊~
陈聪慧迟疑道:“黄骨鱼和黄鳝有人收,河滩上的小石蟹,也没多少肉,没人收的吧?”
姜甜笑着指了指自己:“没人收?我收呀!”
“现在整条街上都在卖小龙虾,我要是不搞点新鲜玩意儿,客人不都跑别人家去了?”
很快,初二一班的同学,就都接到了口口相传的通知:何田田家开的那家烧烤店,除了小龙虾之外,还收黄骨鱼、黄鳝、泥鳅、小石头蟹、小河虾……
韩季松也没闲着,他找门路批发了一批渔具和渔网,只收了个成本价,让同学们直接从姜甜这里拿,这样比他们自己去渔具店买,至少能便宜几块钱。
他也知道他们班很多同学家里条件不算好,这个暑假铆足了劲的赚钱,就是想给自己留个后路:
万一到时候真的考上高中了,家里拿不出学费和生活费,那么,现在赚的这些钱,就有可能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
问了问姜甜这边的收购价,陈聪慧和妹妹商量了一下,决定先放弃小龙虾,避开乌央乌央的抓小龙虾大军,去赚姜甜说的“差异化竞争”那份钱。
这天开始,姐妹俩白天睡觉,傍晚就和初二一班其他几个男生一起,扛着大包小包的渔具,沿着省道两边的稻田跟沟渠,趁着天还没黑,把下午提前穿好的黄鳝笼和虾笼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