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做生意来钱快。
尤其是做水产生意。
别看这玩意儿弄起来麻烦,城里人可爱吃这个了。
上辈子姜甜就听说,他们镇上有个小混混,就是靠下乡收泥鳅黄鳝,然后蹭他舅舅的货车运到省城卖,不过两年时间,居然买了一辆摩托车!
那个年代的摩托车,跟后世的BBA也差不多了。
谁家要是能给家里的年轻小伙子置办一辆摩托车,都不用出彩礼,那些个爱时髦的小姑娘一个个都往上挤。
姜甜倒是没打算买什么摩托车。
她就是想攒钱去省道边上盖房子!
没错,她不打算把房子盖在村里了。
一个是村里人多嘴杂,她妈才刚死了男人没几天,就有人上门要给她说亲,等一年后出了孝,那上门给她妈说亲的不是更多?
姜甜倒不是反对她妈再婚。
只是,这年头,农村人普遍都不太瞧得上死了男人的寡妇,能给她妈介绍的对象,要么就是那种残疾的,或者家里穷的娶不上媳妇的老光棍。
要么就是像之前姜家姑奶介绍的那个,自己没房子,还丧偶带着两个儿子,想住到他们家来的。
总之,好男人是绝对轮不到胡琼芳这样的寡妇的。
姜甜可不想让她妈嫁给这种男人,这不是自己往火坑里跳吗?
可他们要是继续住在村里,这种麻烦事儿就一直少不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搬家。
搬到一个没什么熟人的地方。
姜甜看中的就是距离他们村足有几十里路的省道边上。
一来这里车来车往的,方便他们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
二来,如果姜甜没记错的话,再过七、八年,336省道就要改扩建了。
上辈子就是因为省道改扩建,很多原先住在省道两边的居民,都因为拆房子分到了一笔钱,当时为了鼓励他们挪地盘,除了补偿款之外,还给这些人家重新安排了靠近省道边上的宅基地。
又得了钱,又能继续住在省道边上做买卖,真的是赚大了。
姜甜就是想趁这两年,省道还没改扩建,而且宅基地管理也比较松散,抓紧时间去占一块地盘。
等混熟了之后,再请附近的村干部吃顿饭,送两条烟,争取把宅基地的证也给办下来。
这样以后336省道改扩建的时候,他们家不但能得到一块新的宅基地,还能拿到一笔拆迁补偿款。
姜甜已经在心里计划好了,等拿到这笔补偿款,她就说服她妈,不要急着盖他们自己住的房子,拿这块地皮,还有拆迁补偿款,盖一个三层楼的房子,一楼开饭店,二楼开个小旅馆,三楼他们自己住。
到时候家里再雇两个人帮忙,一个饭店,一个小旅馆,每年赚的钱,足够他们一家三口过上这个时代的小康生活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是,母女二人累的半死,好不容易挑着泥鳅黄鳝,走到省道旁边一家看着挺大的饭店,进去一问,人家根本就不要她们这点黄鳝。
“这么点货,也值得你们跑这老远的路过来卖?”
“挑回去自己家吃吧。”
后厨一个肥头大耳的厨子不耐烦地冲她们摆了摆手。
姜甜不死心,又和胡琼芳走了几分钟,找到另一家饭店。
谁知道运气不好,刚有个鱼贩子送了一批河鲜过来,人家早就买好了。
泥鳅黄鳝这些河鲜,虽然不容易死,养两天也行,但也不能养太久,不然会瘦,而且也容易闷死。
死掉的泥鳅黄鳝,就不值钱了。
这家的老板心肠不错,看她们母女两个累得满头大汗,胡琼芳瘦巴巴的一个女人,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