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院热闹得不行。

以前何奶奶为了招待客人,还得自己烧水泡凉茶。

现在情况一整个反过来了。

为了讨好何奶奶这个能指点迷津的“财神爷”,老乡们真是绞尽脑汁的巴结讨好她老人家。

有的从家里摘了一篮鲜桃。

有的扛过来一捆柴火。

有的摘了一篮子蔬菜。

还有的干脆卷起袖子,来了就帮何家二老干活。

何家前面的水泥地坪,每天都被扫得干干净净,家里的垃圾都有人抢着倒。

更过分的是还有人问何爷爷要不要帮忙清理粪坑的,被何爷爷黑着脸谢绝了。

不过,虽然家里每天都闹哄哄的,但何家二老脸上的笑容,却是一天比一天多。

没办法,人心都是肉长的。

这些女孩子的家长,为什么厚着脸皮来给他们家做白工呢?还不是为了给自家闺女谋个好前程?

可怜天下父母心!

原来,并不是所有农村的父母,都是不管闺女死活的。

很多做父母的,也是实在没办法,不能让儿子打一辈子光棍,自己又没本事挣钱给儿子娶媳妇,除了嫁女儿,他们能有什么办法呢?

可现在,姜甜的神来一笔,却给这些女生的家长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是啊!除了嫁人换彩礼,难道女孩子就不能自己工作挣钱吗?

这些家长们,从家里带了东西过来,也帮何家二老干了活,权当是交了学费了。

然后就能在何家门前混一个座位,等到了晚上七点,准时听何奶奶给他们开讲座。

何奶奶的“讲座”,没有讲义,信手拈来,全程没有一句废话,全部都是干货。

“初中毕业,给姑娘找个婆家嫁出去?你们可真是门缝里看大街,把人都给瞧扁了啊!”

“我跟你们说,你们就照我说的去做,不出十年,你家闺女给你挣的钱,那绝对比那些人家给的彩礼,多出来几百倍。”

“什么?你们不信?来来来,老婆子今天就来给你们算一笔账。”

何奶奶挥舞着烤毛鸡蛋的铁夹子,开始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我先问问你们,现如今咱们乡下嫁女儿,一般彩礼都给多少?”

来听讲座的,估计都是提前打听过,或者已经有媒婆上门透过底的,一个个都争相报了自家听说的彩礼价位。

有三百的,有五百的,还有的喊到了八百,这个估计家里闺女长得漂亮,来求亲的人家多,自然彩礼也跟着“水涨船高”了。

可即便是出价最高的彩礼,也被何奶奶当场嫌弃了。

“八百?瞧不起谁呢?来,我给你们算一笔账!”

“咱就不说那大城市了,就说我孙女甜甜她姥姥家那个粽子厂,胡姥姥大肉粽,你们都知道吧?”

“他们厂里有个闺女,今年才十九岁,这姑娘命苦哇,打小没了娘,幸亏有个老奶奶,拿她当心肝宝贝一样的养大。”

“谁知道她那个亲爹,娶了后老婆,就丧了良心,居然要卖了自己亲闺女,给后面这个老婆带的拖油瓶儿子娶媳妇!你们说说,这还是人吗?”

好家伙!卖安利之前,先说个刺激的八卦来调动情绪,果然,何奶奶这个故事一说出来,现场听讲座的老乡们,立刻大声谴责起来。

骂完了,听讲座的精神也更大了。

这后妈不是人,亲爹也不是个东西,姑娘可咋办呐?

“要我说,兴许是这姑娘的亲妈,在天上保佑这孩子呢,叫她遇上了胡家姥姥。”

“胡姥姥听说这姑娘的亲爹放出话来,谁家出得起四百块钱彩礼,就把闺女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