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出来的就是糖瓜粘。
如果讲究一点的,还可以撒上一些芝麻。
刘红军和杨秋雁忙活了差不多一天,制作了好多的糖瓜粘。
糖瓜粘能够吃很长时间,不用担心会放坏了。
刘红军他们做这么多,也是准备送人的,等下山过年的时候,也给大哥家送点过去。
腊月二十四写大字,刘红军他们并没有写大字。
而是把一众没有回家的知青,还有大山和石头叫过来帮忙。
他育苗的洋柿子和黄瓜,终于可以移栽了。
刘红军叫他们过来,就是帮忙移栽洋柿子苗和黄瓜苗的。
刘红军给众人分配了任务,有人挖苗,有人运苗,有人栽种,有人在后面浇水。
动作很快,半天的时间,两块二十来平方的地,就种满了洋柿子和黄瓜。
中午,刘红军炖了一锅酸菜猪肉炖粉条,招待众人。
临走的时候,又送给知青一些糖瓜粘。
下午,刘红军走进暖棚,看着绿油油的地面,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尤其是那些小白菜和小油菜,已经可以吃了。
刘红军从地里拔了一些小白菜,准备晚上给杨秋雁炒个小白菜吃。
可惜没有海米,不然炒个海米油菜,是个不错的选择。
“呀,红军哥,小白菜都长这么大了?”看着刘红军手里的小白菜,杨秋雁惊喜的叫道。
因为暖棚里面和外面的温差太大,刘红军担心杨秋雁会感冒,所以不让杨秋雁进暖棚。
杨秋雁还是第一次见到刘红军种的小白菜。
第247章下山去过年
晚上,刘红军炒了一盘清炒小白菜,看着杨秋雁吃的香甜,心里那叫一个高兴。
忙活了二十多天,可不就是为了这一天?
晚上,杨秋雁格外的温柔。
虽然没有真的·······
但也是一夜风光无限。
第二天,刘红军早早的起床,清空肠溶物,练拳、洗漱之后,喂狗,烧火做饭。
吃完早饭,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刘红军跑到后院把覆盖在暖棚上的棉被,卷起来。
暖棚晚上盖上棉被,早上太阳出来之后,再把棉被卷起来,让暖棚里的蔬菜可以吸收阳光。
卷好棉被之后,刘红军又去挑水。
房子早在刘红军带着人移栽洋柿子苗那一天,就被杨秋雁打扫的干干净净。
日子就是这么平平淡淡,忙忙碌碌的。
因为今天是刘红军和杨秋雁结婚后的第一个新年,两个人都很兴奋,按照当地的风俗准备着过年的一应物资。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不过,今年没有三十,所以刘红军特意提前了一天发面,蒸馒头。
蒸馒头不仅仅是蒸馒头,还有粘豆包。
尤其是粘豆包,是所有东北人都喜欢吃的一种美食。
很多赶山的人,进山的时候,都会带上一些粘豆包,在山里饿了,直接拿出粘豆包烤一烤,就能解决吃饭的问题。
粘豆包因为是用红小豆、黄米面、白面、白糖等材料做成的,属于高糖高热量的食物,非常能压饿。
后世,很多很多东北人,都是一到初冬,就会包上一缸粘豆包,冻在缸里,留着慢慢吃。
现在,虽然东北人很喜欢吃粘豆包,但是也只能在过年的时候,包一些,给大人孩子解解馋。
昨天发面的时候,刘红军就把家里所有的黄米面都拿了出来,和白面一起和好,放在一边发酵。
又把埋在雪堆里的野猪肉、鹿肉弄出来,切成小肉条,腌制起来,准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