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发现对方是真的有真材实料,他们也心生佩服。

恩怨分明,请陆一鸣来店里那是东家与对方的交易,与他们无关,一鸣带给他们多样的做菜思路,算是他们的半个师傅,他们自然要回礼感谢,于是便有了今日之事。

院里院外摆了几桌酒席,以贺乔迁之喜,院内是一些比较亲近的人落座,院外的几桌只要是村里前来道贺的都可以入座而食,算是流水席。

这会儿已经有不少人落座等待开席。

陆母请来村里多子多福的一对夫妇站立在大门口,宣祝贺词:“左门开,财丁来;右开门,家兴旺!”

陆父则在一旁敲竹杆,周围围了一群人,许多糖果和铜板掉落下来,抢得不亦乐乎。

“一鸣,恭喜啦!”李大海携夫郎前来,见陆一鸣家气派的房屋,带着一丝羡慕衷心祝贺。

陆一鸣接过贺礼,引人在院内入座:“兄弟,客气了。”

虽说他不待见李大山这个挖墙脚的,但李大海他还是认可的,毕竟他回村第一个搭话的人便是对方。

待陆一鸣转身去招呼其他客人,李大海的夫郎拉着李大海轻声说道:“这就是你之前说去参军的发小?前段时间有人说这房子可是值上百两呢。”

“对啊,厉害吧?一鸣打小就聪明,以前在农事上有天分,现在转向木工了,也同样有出息,你瞧这回来才两个多月,新房都建好咯。”

李大海的夫郎见人没有跟上他的点,睨了对方一眼。

自己夫君脑子转不过弯来,老实巴交的,不过这也是他看中人的一点,实在没必要羡慕他人,他嗔怪道:“瞧你那点出息。”

李大海摸摸后脑勺,嘿嘿笑了两声。

“这屋倒是别具一格。”顾焕摇着扇子赞叹道。

陆父陆母招待村中人,陆一鸣则陪同顾焕参观这一座新屋。

数字7型的二层小楼,东南处是一层平楼,为陆父陆母的居住地,东北处是两层设计,楼上是陆一鸣夫夫两的寝屋,楼下是厢房,西侧是厨房和柴房用地。

陆一鸣从小苗身上剥离的花花草草全都种植在前院,后院建了一处假山和凉亭,暂时光秃秃的,空无一物。

这屋的建构不是古代的传统建筑,而是融合了少许现代的元素,不管是外观还是内部装修,都是简约型,在这时代还未有人有过这种设想。

“这便是镇上最近广为流传的供暖炉?倒是新奇,我在京城时也没见过这种样式的,不怪得章家紧逼曹家,想施加压力让人让出这一张建造图。”

顾焕好奇地触摸这一炉子,这会儿里头还没放煤炭,壁炉摸上去还是冷冰冰的,很难想象这炉能让整个屋子都暖起来。

“如若喜欢,可让曹家人也给你建一座。”

陆一鸣见对方点点头,有些意动,便不再开口。

前院的裴星朝他招招手,表示该入席上菜了,他点点头表示就来。

“怎么样,悦来的大厨学得能否出师?”

顾焕吃了口白斩鸡,鲜嫩有嚼劲,比原先的做法好一些,笑着调侃陆一鸣。

“不敢当,不过是相互切磋学习罢了。”

“你还和我拿乔。”两人互碰酒杯,喝了不少。

没过多久,顾焕有些醉了,拉着陆一鸣开始吐苦水:“你说他领这份苦差事做什么?做牛做马的,还不是讨不着好,一不小心脑袋都得搬家。”

陆一鸣挑眉,欲夺过对方的酒杯,结果这人拿起酒坛子直接开始灌。

“他也不容易,父兄为国捐躯,只剩下他和母亲两人,带着侄子辛苦过活,要是不站队,这兵权迟早被夺,到时候才是真正的无权无势,任人宰割。”

顾焕自顾自说着,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