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1 / 2)

简直就像把一整个村子的农民用铲子连带着地皮铲起来,平移到广州,然后四面折叠最终装进小小的水泥盒子中。

“这就是广州折叠啊……你怎么了?”罗璇奇道。

小麻雀牙齿战战:“如果轧衣服就过这种日子,我还不如去学校里念书!”

罗璇正欣慰于孺子可教,老板回头说:“这里的工人,手脚麻利的,一个月能赚一万多。”

一万多!

罗璇看着小麻雀的脸亮了。

“但都是青春饭,趁着年轻能干,一天12个小时打底。”老板摇头,“干不了几年,颈椎,眼睛,喉咙,腰椎,哪哪都不行了。”

罗璇看着小麻雀的脸暗淡下去。

“但确实赚得多,用青春换回老家盖房子,也划算。”老板说。

罗璇看到小麻雀的脸又亮了。

“但好日子结束啦,跟做梦似的,以后可没这样的好事啦。”老板最后感慨。

罗璇听到小麻雀叹气:“唉,生晚了。”

……

货堆在仓库里,却没什么灰,摆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老板娘抬起头。罗璇注意到她非常瘦,乳房像萌芽的种子,嘴唇薄得几乎看不见。一张细细的瓜子脸,眼窝深陷,嵌着两颗大眼睛,笑起来有些淡淡的、疲惫的皱纹。

她头发不算多,简单地在脑后束成薄薄的辫子。

老板娘带着罗璇翻存货。

“你们家主要做裤子的?”罗璇虽然带着祝胜男的任务来,但该问的也得问清楚。

“是。我是潮汕人,从新塘嫁过来。新塘是世界牛仔裤之都。”即使在局促的仓库里,老板娘也要在塑料凳上给罗璇泡茶,动作麻利。

潮汕女人大名鼎鼎,生得美,吃不胖,又能干,管家理财一把好手。

美名当然好,可美名一定是用辛勤劳动换来的。

罗璇看着她弯腰忙碌,清瘦的背影,随便束起薄薄的头发。不知怎的,她想到那个城中村的年轻女孩,那把厚重的漆黑长发,那对沉甸甸的、丰满的乳房,和她看向老板那缠绵的有如实质的目光。

她是一颗甜美的果子。

她曾经是一颗甜美的果子。

老板娘继续说:“我娘家就在增城新塘做牛仔裤,现在在沙园做单,用的还是娘家请的版师,所以我家的裤子质量,在沙园这片,就是最靓最正的。”

罗璇什么都没说,重新打量眼前堆成小山的裤子。

增城是个工业区,离广州不算远,汽车零配件、摩托零配件和服装纺织是增城的三大支柱产业,而新塘牛仔裤,又是支柱中的支柱。

中国人多,竞争激烈。新塘牛仔裤整体水平发达,工人的技术自然高超。

“现在不好做呀,哎。”老板娘轻轻叹,“05年到现在,都没什么利润,我就说干脆算了,不在沙园做了,回新塘去。”

“之前怎么不在新塘做?”

“你知道韩国东大门吗?”

“我知道!”小麻雀激动地跳起来,“时尚圣地,潮流前线……”

“东大门的衣服就在我们沙园这片做。”老板娘说,“韩国客人拿版过来,我们照版生产。说句实在的,国内设计和打版的确差点意思,韩国的版确实好看,又好卖。这两年韩凤流行,我们的货也好出。”

“是呀是呀,韩版好看的!”小麻雀急得一连叠声,“少女时代那么火,你就卖少女时代同款,肯定能赚钱!”

“经济不好,韩国客人破产了,周转不过来,这批货没钱结,这批货就砸我们手里了。上批货的钱也还没结,上上批还拖着我们30%的尾款,肯定也还不上。”老板娘叹了口气,“罗老板,你看我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