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颂芝翘着腿喝茶,轻松地说:“带着人手上啊!楚夫人带的人更多,三五十个好手,就是真遇上一山的悍匪也未必打不过,你只管记住擒贼只擒王就行。”
余下不重要的人全砍了是吧。
出使小国那事,他哥跟他复盘过无数回了,就是为了让他也学着点。
什么杀光所有人是因为使团人手不足无法看守俘虏啊。
什么杀光了人带着族长一家跑回国是因为人生地不熟害怕被当地人反应过来包围他们全歼了啊。
至于他哥为什么被人安置在地牢里却杀穿出去而不是静等人来救他。
高颂芝:“小国乱民,我怎么知道他们有没有人祭的习俗?万一打算祭了我呢?我肯定要跑啊。”
而被俘的叛乱分子一再向高颂芝哭诉怎么敢杀大人?我等将大人关起来是怕误伤了大人。
高颂芝斥之以鼻:“刀在我手上,他们当然要求饶。这些话不必信,全是骗我的!”
总之,外人看这件事当然是高大人英明神武算无遗策小试神威就一举成擒。
事实上是高大人疑心暴棚,一开始就怀疑那外族人人都要害他,见谁都觉得要杀他,才一举杀穿了跑出来的。
高大人这疑心也不是天生就有的。
高颂艺自己就没有。他觉得他家土生土长就只能养出他父祖和他这种酒囊饭袋。
他让他亲爹养了一半,又让他哥养到现在,也没生出一点胆气,一直都是混吃等死,想当官还要找大腿的那种,从没想过自食其力。
他哥被养成这样……他暗中觉得全是先帝的锅。
外人看先帝是仙风道骨,清心寡欲到了极点,皇位都能说让就让,这是什么精神?这等清高人儿岂是人间留得住的?
所以先帝登仙民间传说。只有一小部分人知道先帝是重病不治走的,剩下的大部分都认为先帝是修行得道登仙去了。民间还有人祭拜呢,连给先帝起的道宫仙名都有了,很齐全的。
可是他哥呢?平时看着人还挺好的,稍有风吹草动立刻觉得周围有人要害他,怎么办呢?
全砍了吧。
这样就没人能害着他了。
就说能把他哥养成这样,说先帝是多好多好的人,高颂艺反正是不信。
高颂艺看他哥:有杀人病。
他哥看高颂艺:害怕杀人,胆小得治。
两边都挺有理的。
高颂芝正努力说服弟弟要是再遇上陈县类似的事,一定要勇于承担,要带齐人手杀入敌营将敌首擒获后将其他人都杀了。
并且已经快洗脑成功了!
长乐县主回来了。
高颂艺松了口气,觉得脑子也没有那么沸腾了。
他见哥哥和县主有话要说就麻利的辞了出去。
留下县主与高颂芝。
县主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地说了一遍,问他:“你看,皇后是什么意思?”
高颂芝觉得这很明显啊:“皇后想知道朝中最新的动向是什么,最好是跟她有关的。”
县主:“哦,原来如此。那我还要去打听好了再进宫跟皇后说。你说朝中最近有什么事能跟皇后有关吗?”
高颂芝觉得这也很明显啊:“明年就要除服了,皇上现在连个儿子都没有,当然是生儿子啊。”
县主还没想到这里,惊讶地说:“会吗?皇上还年轻啊。”
高颂芝:“再年轻,他也该有儿子了。皇后也确实该着急,她嫁给皇上也有八-九年了,比你我还要早两年。”
县主听到这里,警觉:“你不会是改主意,想催我生孩子吧。”
长乐县主出身宫中,宫中女眷,尤其是公主县主这些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