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来,家里已经有一个袁三子了,他不去外面也可以了。
袁三子在外面已经是声名大噪。
在先皇变成上皇后,道宫里大大小小的道士都像镀了一层金光。
袁天青出去后绝不可能把官声做得比袁三子的名气还大。
人人见到他,不会称他为袁大人,只会叫他“您就是袁道长的兄长啊!”。
袁家在官场上的路就这么断了。但他们有袁三子,所以还不算太差。
可这一代偏偏只有一个袁祭道。
他也只能留在家乡生儿子。
那外面该怎么延续袁家呢?
袁天青其实已经想过很久了,但都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次袁祭道能这么轻松的出门,也是袁天青想看一看袁祭道离开家乡有没有什么缘法能解这个困局。
袁天青:“如果三子能将祭道当做自家孩子,那你我就再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事了。”
袁天白:“大哥说的是啊。”
另一边,袁祭道在路上已经写好了他偶遇仙道的第一章。
袁祭道特意在行路途中讲给楚颜和未起宁听一听。
“你们替我看一看,能不能唬住我家的人。”他说。
信中写他在途中偶遇一座土庙,庙中有一个已经朽烂的神像,还有一个老道士。
“这个老道士送了我一个坛子,里面藏着一卷经书。”袁祭道绘声绘色地讲。
楚颜道:“这经书里写着保生儿子?”
未起宁忍住笑。
袁祭道想了想:“是不是不太可信?”奇怪,他写的时候觉得细节很棒啊,怎么念出来这么奇怪。
楚颜:“一般这种经书里写的应该是个藏宝图才对。”
袁祭道:“那就成小说了。”
楚颜:“经书里藏保生儿子的秘方这种事,小说都不写!”
?[137]第 137 章
袁祭道发现了他的计划中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那就是【生子秘方】这个东西不够高大上!
“什么样的仙人才会遗下生子秘方这种东西啊!”他仰天长叹道。
行路无聊,幸好有袁祭道的这一件大事佐路,所有人都参与了进来,就是姑妈也被楚颜给拉进来了。
楚嫣然前半生虽然一直困在宅门中,但也算见惯世情,对袁祭道可称大逆不道的计划处之泰然。
她心想,小孩子们的想法就是多啊。
袁祭道写了许多内容来增强他这个故事的可信度。
比如路遇一座野寺
偶遇一位野道士
路旁见一石碑
等等。
可不管前头编得多好,最后揭开是【生子秘方】,故事就立刻变得不可信起来。
楚颜:“像路边的骗子,还是九流的那种。”
袁祭道沉痛叹气。是啊,他也是这个感觉。
未起宁安慰他:“主要是生子这种事,一般也难登大雅之堂。”
整个社会的风气就是追求超然脱俗的,再不然就是经世济民,或是怜贫惜弱。固然朝廷有嫁娶之期,专管小民嫁娶之事,但朝中也不是没有议论。
注:反面的议论。
就是说,哪怕是朝中的大人们,对嫁娶生子,也是持一定的批评反对态度的。
这个其实是有前因的。
但归根到底就是,整个社会上下就没有把生孩子当成好事的气氛。
尤其是百姓,生孩子简单是他们的灾难。
因为人头税。
他在书院中就不止一次议过此题。
催促嫁娶是为繁衍人口,这个政令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