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颜:“展义倒是没有这个问题。他说不做衙差也可以,做衙差要扛刀杀人,他也一直都挺下不了决心的。不过,你最好再问一问展理的意思,万一他也不想做衙差升官呢?”
秋香在写数字:“这样的话,家里的下人就是厨房三人,门房四人,我和春喜、秋月三个丫头,一共十个下人。除了厨房的要请之外,倒也不用再多雇人了。”
楚颜乐道:“那还挺省钱的嘛。”
春喜赶紧插话:“要吃饭了,小姐少爷,你们去哪里吃啊?”
?[134]第 134 章
既然定下了要赶路,所有人都没二话。
楚颜很少出门,对赶路认知不多,谁料姑妈第二天就把队伍分成了三个。
第一个负责打前哨,提前出发到下一站,这样可以提前定酒楼房间,提前打听本地有什么强人或是有没有要忌讳的。
像陈县那样的事就不会再发生了。
第二个队伍就负责保护他们这一行人。
第三个队伍负责在后面带着行李和处理他们离开后的琐事。比如楚颜要是订了什么货,商家一时拿不出来,第三个队伍就留下来等着收到东西再走人。
这样的好处就是快。而且经过分兵,像展班头这样的精锐之士就可以只负责保护楚颜他们。雇来的护卫反倒可以打散了分在三个队伍里,也不怕他们人多势重再作乱。
展班头听了之后就赞好,说:“既然这样,不妨在本地再雇些人。”
楚颜忙问:“人还不够用吗?”
展班头不嫌她啰嗦,仔细解释道:“小姐有所不知,本地雇的人走惯了路,比我们这些远到的更熟悉附近的环境。之前咱们的人太多了,再雇人队伍就更复杂了。现在倒是正好。咱们也不雇他们走远路,只到下一座城就行。”
这等于是每到一地就请个地陪?
楚嫣然:“既然展大人这么说,那就照展大人说的去办吧。”
展班头:“不敢当。夫人吩咐,标下一定照办。”
队伍也分好了。
打前哨的,展班头让展义带着未砚的儿子未饼子去。
展班头说:“义儿到了以后先打听打听周围的风土人情,没问题了再采买草料。饼子就打点一下车马和酒楼。”
未饼子的爹没少跟展班头打交道,所以未饼子也不认生,问:“下个城不住驿站了?”
展班头:“住还是要住的。但人多挤不开,酒楼也照租就行了。”
到了下个城就把人也分开,雇来的人都送酒楼去,只有夫人小姐少爷住驿站就行。
展义带了两个衙差,还有未大人的亲笔名帖。未饼子带了两个家丁。驾着两辆车出发了。
走之前,展义特地来寻楚颜问她有没有旁的吩咐。
展义:“小姐如果有想吃想玩想办的,交待我一声,我给小姐办好。”
楚颜:“不知道下个城风俗如何,你到了就先打听打听。”
展义:“好。”
楚颜想了想,觉得太模糊不方便展义打听,就说:“当地有什么传说故事,你打听了就行了。”
展义:“就是街上有什么传的最广的事,是吧?”
楚颜:“对。”
等展义出去,她对春喜说:“展义好机灵啊。我说了他就知道我想知道什么?”
春喜都还不明白,问:“那小姐想知道什么事呢?”
楚颜:“我想知道下一座城里的人,对什么最看重。”
比如,如果他们更喜欢孝子贤孙,那街上的人最喜欢传的闲话就会是不孝子。某某家子孙不孝,街上哪一家儿孙虐待老人,等等。
如果他们更喜欢女子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