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起宁三人只好接了三份文房四宝出去。
真是应酬的两边都浑身冒汗。
高颂艺送走这三个小孩子,松了口气。
他的随从说:“大人真是温和,这样的小孩子也这么礼贤下士,只恐他们不能体会大人的苦心。”可一定要把高大人的随和回禀你们的长辈啊!
高颂艺笑道:“我也只是怕失礼于人,他们记不记倒不重要。”
他又不是高颂芝,他一个没人知道的人,遇上任何一个人都不敢失礼,生怕做错了,只能多礼了。哪怕是对小孩子拍马屁也不要紧。
随从问:“大人是更看重未家还是袁家呢?”
高颂艺:“依你看,更该看重哪一家呢?”
随从:“未大人远在天边,倒是袁三子,近在御前啊。”
高颂艺笑道:“我这样的小人物哪里敢挑捡?这两位大人,哪一位我都比不过,都要奉承着。”
不过要让高颂艺说,那肯定是未大人,未东来。
未大人可是皇上第一批恩旨委命的人啊!
先皇崩逝一个月后,皇上第一批恩旨就发给了五十多个人,除了金陵的诸位大人之外,外面的人只有二十多个得了皇上的恩旨。
未大人就在其中!
就算未大人以前没人知道,从那一次起,他也成了天下人眼中登上青云阶的人了。
未大人,是在皇上心里的。
只要未大人不早死,他一定能走到金陵,走到皇上面前。
高颂艺不曾见过皇上,但他的亲兄高颂芝曾是先皇的近臣。所以高颂艺知道,在皇上心里是什么样。
那是你有功,皇上一定能看见;你有过,皇上可以当看不见;你无功无过,皇上都会满意,赞你稳重。
未大人才复职,任下就出了一件不孝的大恶。
可是这样的事报到朝中,满朝上下都跟没看见一样,连个告的人都没有。
因为皇上才给他下过恩旨啊。
你告未大人任下有失,未大人又不在跟前,挨不着这骂。
面上无光的是皇上。
等于你骂了皇上有眼无珠。
朝中这群人精子哪会犯这种错?
除非皇上先骂了,那他们才会骂。
但是直到现在,都快过年了,皇上提都不提。
未大人的奏表现在递得也勤快多了,皇上看他的奏表时也没有脸色不好,听说看的时候都挺和煦的。
这说明皇上早忘了未大人任下出的事了。
这样的人,高颂艺敢不奉承吗?
别说今天来的是未大人的亲儿子,就是一个管家,高颂艺都准备好生的去亲近一番,表达一下善意的。
既然是亲儿子,那更要表达了。
所以第二天,未起宁一行人出驿站的时候,就遇上高大人了。
高大人只带着一个随从,两人两匹马一架车,比未起宁这边浩浩荡荡的,看着寒酸不少。
未起宁见到他,只好拉袁祭道过来问好。
楚颜在车中,也只好下车。
高大人温和道:“我也要进城,就便跟你们一道吧。”
未起宁能说不行吗?
只好同行。
进了城,高大人又听说他们要去拜县令,笑道:“同去。”
有了高大人,县令哪怕本来想装一回长辈,现在也只能站在门前迎客,完了再送走这几位。
楚颜又收了一回文房四宝,又因为她是女子,还多收了一匹布。
袁祭道则是多了一份道藏。
未起宁也发现了,他虽然极受高大人和县令喜欢,但两人给他送礼却克制得多,他就得了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