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砚:“他们事多的时候就不好雇,但平时也没那么多事。我看小姐是担心到了外头风 甜.甜独.家整.理俗习惯上有与我们不便的地方,那通译多是通晓一地的,不止是外国语言,本地与外面不同的方言风俗,他们也都通得很。我们又是要过城,又要走驿路,请通译能省不少事。”
官面上的事,请一个通译就能方便一些。
未起宁本来觉得都说官话,应该是没关系的,但他想见识一下通译!
未起宁:“要是不麻烦,就请一个。”
未砚:“我们给钱,事还少,一定能请来。少爷小姐请放心。”
三人说定,未砚就出去了。
未起宁琢磨着好好写一篇游记,楚颜说:“我要写家信,你出去写吧。”
一张桌子坐不下两个人。
未起宁:“我不着急,我可以先起个腹稿。你要写,我给你磨墨。”
说罢就站在桌边,挽袖拿起墨锭,拿砚滴在砚台中加水。
楚颜坐下写,但只能写半篇。下回再写就要十日后了,如此成就一封家信,才能发出去。
她先写天气晴朗,一切顺利,路上不觉得累,车马都很好,现在已经到了驿站,接下来换大马车,再挂上驿站的车牌,由驿站的车夫送他们去下一站,请家里放心。
写完,洗笔。
刚把笔放进笔洗中,外面夏至过来说:“少爷,您出来一下。”
未起宁:“什么事?”
他走出去,夏至拉着他走远。
楚颜看了一眼,见他们越走越远,就没放在心上。
她这边收拾文房四宝,将写到一半的信放进匣子里,听到外面急匆匆的脚步声,抬头一看,未起宁扯着一个人,两人拉拉扯扯地撞进来。
楚颜定睛一看。
袁道长?
未起宁:“你怎么会在这里?!”
离城三十里!不是三里!
袁祭道站直了,一本正经地说:“我来送你啊。”
未起宁:“胡扯八道!你到三十里外送我吗!”
袁祭道:“这才说明我待你情谊深厚啊。”
未起宁:“你给我滚回去!砚叔!砚叔!把这家伙送回去!”
未砚站门口,转头去看屋里的楚颜。
未大人都说了,遇事可以听小姐的,不听少爷的。
主要是现在都是黄昏了,不可能现在立刻马上把袁祭道送回去啊。
楚颜走出来:“天晚了,明日再说吧。不要吵,进来说话。”
未砚就知道,这事就这么定了。
因为未起宁在楚颜发话后,就没有意见了。
她招招手,把两个人叫进去,门半掩上,她才问:“袁道长,你几时出来的?我们前脚出门,你后脚就跟上来了吧?一路快马加鞭才赶到我们前头的吧?你早算好了吧?”
袁祭道都不计较又被叫袁道长了,一脸正义,拱手道:“还请楚小姐助我。”
楚颜:“助你干嘛啊?去找袁三子做道士吗?”
袁祭道:“也不是不行吧……我是说……这可以吧?”
未起宁以为自己至少错过了一年的话题:“你是什么时候决定要去做道士的?”
楚颜泼他凉水:“只怕很难哦。你要做好准备,袁三子未必会答应你。”
袁祭道也想到了,笑道:“人需先律已再律人,不过常常是相反的。”袁三子可以自己逃脱家族任务,却不一定会支持另一个姓袁的也逃出来,万一他出来后又萌发了家族责任感,认为袁祭道就应该回家生十个孩子呢。
袁祭道早就从亲爹和大伯身上体会到了这种失望,对这个未曾谋面的三叔也